從起步走向矗立,從淺綠走向深藍,漢鋼公司緊緊抓住企業轉型升級機遇,堅持“綠色、低碳、智能”為發展路徑,在工業廠區筑起綠色生態屏障。
為有一波清水來
漢鋼公司總投資約1.8億元,建造中央水處理作為公司生產新水、生產污水、生活污水的處理設施,占地約1萬平方米,不僅解決工業污水排放問題,還減少水資源浪費,為鋼鐵企業發展增添濃濃的綠色。
環保就是效益、環境就是民生。作為漢江邊上的企業,漢鋼公司認真貫徹落實“保護漢江流域水環境”,守護母親河守住碧水清波,投資500萬元在中央水處理新建了雨水收集水池和事故應急水池,水池容積10000m³左右,在下雨時及時回收雨水,用于生產,減少地表水消耗。采取新建雨水回收水池、污水事故水池、污水提升泵站等,確保生產、生活污水全部回收處理,實現污水“零排放”目標。
此外,漢鋼公司在廠區內外設立環保數據公示牌,與省、市、縣環保監測系統實現聯網、實時監控。
綠色發展力量聚
初秋時節,現代化鋼鐵企業以金屬灰色為主基調,在藍天白云、綠樹艷花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和諧整潔。沿著廠內一直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標語映入眼簾,讓人感受到企業踐行落實環保理念的堅定決心和實踐。
“這兩年,企業積極推動能源結構和能源技術轉型,先后印發了“十四五”節能環保規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摸清企業碳排放情況。”動力能源中心負責人介紹說。在落實方面,漢鋼公司從日常能源運行控制做起,例如今年1--7月,針對生產模式的變化,克服不利影響,對生產過程的能源消耗和余熱余能回收采取有效控制,燒結噸礦余熱蒸汽回收量較2020年提高13.48kg,轉爐工序能耗同比降低2.24kgce/t,鐵-鋼界面能效提升2.5%以上。
上午8時30分,在漢鋼公司能源管控大廳,寬闊的墻面被LED大屏幕占據,各個工序的環保數據在環保管控屏幕上動態顯示,協同優化生產和能源的耦合匹配,初步實現生產、能源、環保智能化集控。
碧水藍天美如畫
“這里真的是爸爸工作的地方,小魚兒還在水里自由自在游。”這是前不久,職工暑假托管班子女參觀廠區時,發出的贊嘆聲。
“綠植多了,環境好了,員工的生活質量自然也提升了。”住在生活區的職工劉曉濱每天傍晚都會在附近散步,他說,隨著綠色浸潤廠區的每個角落,水清景綠、鳥鷺飛舞的景象不再陌生,生活在這很舒暢,這便是漢鋼人的小幸福。
為了滿足這點小幸福,漢鋼下足了真功夫,在做好環保治理基礎工作上,以“一路一小景色、一廠一大景”為理念 ,按照“廠在園中,路在林中,人在景中”思路,營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自然景觀,借助流水、景觀、靜物,用繡花功夫打造“自然、鋼鐵、人”和諧共處共生的人文景觀,不斷增強員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如今,漢鋼已經把廠區打造成工業旅游基地,北門廣場、中央水處理、2#高爐等景觀景點,已經成為游人必去打卡點。
現如今,漢鋼公司正在實施的煤氣綜合利用發電、余熱回收利用、源網荷儲一體化,一系列重大綠色節能項目,讓這座現代化鋼鐵企業,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腳步一刻不停歇......(動力能源中心 鐘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