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里鋼城這片充滿活力的熱土上,鋼鐵的硬朗與生態的柔美交織共鳴。一群環保先鋒以責任為筆、以擔當為墨,在鋼鐵森林里描繪綠色畫卷,書寫著鋼鐵產業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的動人篇章。
設備“守護者”:腳步丈量綠色承諾
清晨7點,除塵工武向虎準時踏入廠區,測溫儀、測振儀、聽針等工具早已成為他的“親密戰友”。他穿梭于轟鳴的設備與交錯的管道間,30米高的除塵器頂部是他的“瞭望塔”,氣力輸灰曲線、濾袋壓差數據則是他的“作戰地圖”。無論是寒風刺骨還是烈日炎炎,他始終保持專注,不放過螺絲松動、管道磨損等細微隱患。
發現問題時,他總能迅速響應、精準處置。“何峰,轉運站除塵風機潤滑油位不夠,趕緊添加!”“礦槽南除塵刮板機漏灰,馬上處理!”一次深夜,北礦槽除塵系統突發故障,他接到通知后立即從家中奔赴現場,憑借豐富經驗,半小時便鎖定刮板機鏈條斷裂的故障點。為盡快恢復運行,他帶領團隊連夜搶修,親自拆卸更換部件,直至系統平穩運行才放心離開。“環保工作沒有捷徑,必須做到極致。”這不僅是他的口頭禪,更是他用行動踐行的誓言。
數據“偵察兵”:專業護航綠色生產
在煉鐵廠環保管理核心崗位,張小艷如同敏銳的“數據偵察兵”。面對11臺除塵器、千余種在線數據及復雜參數體系,她迎難而上,不僅掌握設備運行規律,還獨創“異常數據追蹤法”。每天提前到崗,她仔細比對數據,用不同顏色標注波動范圍,通過曲線圖細微變化預判潛在故障。
一次當班,1#礦槽除塵主風機電機溫度曲線異常波動,張小艷立即啟動預案,精準判斷是鋰基酯堵塞呼吸孔導致散熱不暢。為驗證結論,她作為一名女同志,深夜爬上設備頂端檢查,最終證實判斷并協同檢修人員排除故障。她還主動編寫《除塵器常見故障速查手冊》,分享經驗提升團隊技術水平。“工作要有科學態度,做新時代知識型工人。”她的話語彰顯著專業追求。
創新“實干家”:靦腆小伙的“硬核”創效路
除塵工趙艷龍雖性格靦腆,但工作中展現出非凡創造力。一次,他發現爐前除塵3#噴吹閥頻繁故障,但并沒有簡單更換部件,而是系統排查壓縮氣系統,經反復試驗,設計出“二次過濾+自動排水”裝置,徹底解決問題。
通過持續觀察設備運行數據,他提出“錯峰反吹+智能風門聯動”方案,根據粉塵濃度自動調節反吹強度、優化風門開度,并增加吸灰點。方案實施后,布袋破損率下降65%,既節約電能,又顯著提升除塵效果,一舉讓他成為治虧創效的“多面手”。
在綠色鋼城建設中,像武向虎、張小艷、趙艷龍這樣的環保先鋒還有許多。他們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用各自的方式守護綠色希望,激勵更多人投身環保事業,共同繪就鋼鐵與生態共贏的壯美畫卷。(煉鐵廠 崔波 莊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