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繁花似錦,夏有綠樹成蔭,秋有碩果盈枝,冬有松柏常青。無論何時踏入陜鋼集團漢鋼公司廠區,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便映入眼簾。這背后,是漢鋼公司深耕綠色發展理念、全力打造生態工業的堅定實踐。
無塵智改,筑牢綠色生產根基
瞭望漢鋼公司生產區域,曾經露天堆放的鐵礦石、煤焦等原料堆場,如今已全面升級為全封閉、智能化的綠色作業現場,原燃料經封閉式棧橋皮帶運輸系統直達生產作業區,全程密閉運輸,從源頭阻斷粉塵擴散。
“作業現場有配套齊全的傳感器、攝像頭,可以實現環保數據在線監測。”漢鋼公司煉鐵工序負責人介紹到。在原料裝卸關鍵環節,漢鋼公司創新應用干霧抑塵系統,通過高壓微細水霧快速沉降粉塵,并配備自動化沖洗裝置對運輸車輛進行全方位清潔,確保“運料不見料、卸料不起塵”。同時公司新建高爐熱風爐煙氣脫硫、水渣分離、焦炭烘干設施等項目,這些環保技術的引進和升級改造,為推進企業改革發展提供了綠色動能。
低碳革新,探索節能降耗新徑
“這臺電動裝載機動力強勁,操作還安靜,比傳統柴油設備強多了。”王師傅駕駛純電動裝載機作業時感慨道。為不斷完善清潔運輸體系建立,漢鋼公司推廣新能源運輸裝備,先后投入電動鏟車、電動卡車,標志著漢鋼向著綠色、高效、智能化方向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同時,漢鋼公司重視生產工序間的無用損耗,不斷細化生產用能管控措施,降低原燃料和動力的單耗。燒結工序在滿足現場環保及生產要求的前提下,及時調整主抽風機、環冷風機、除塵風機運行頻率;煉鐵工序在高爐風機工況調整時,優先進行靜葉調節操作,減少防喘閥使用頻率,避免對空排放,降低能源損耗,提升風機運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煉鋼工序穩定裝入量,對廢鋼入爐進行規范,確保吹煉時間穩定,尋找最佳轉爐吹氧時間,提升氧氣利用率;軋鋼工序加強設備點檢,確保熱送完好,杜絕因設備問題影響熱送……一系列有效舉措,使節能減排工作全面鋪開、縱深推進,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
固廢巧變,繪就生態鋼城家園
在工業廢棄物處理方面,漢鋼公司同樣展現創新智慧。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將鋼渣、脫硫石膏、高爐熔渣等固廢轉化為建筑材料超細粉、工業保溫材料、水泥添加劑等產品,不僅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再利用,更為打造“花園式鋼城”奠定了堅實的生態基礎。
這些成果與公司“花園式鋼城”建設形成雙向賦能:高效的固廢處理技術讓廠區告別傳統鋼鐵企業“灰頭土臉”的刻板印象,為綠化空間拓展提供先決條件。同時,漢鋼公司以生態設計理念規劃廠區,將固廢處理融入景觀體系,路邊廢鋼所制作成的文化展板隨處可見,從源頭上減少了廢棄物堆積占地與環境污染風險。如今,漫步公司廠區,工業文明與自然生態互生共融,讓“花園式鋼城”從藍圖變為生動現實。
未來,漢鋼公司將繼續以“綠色循環經濟”為引領,做生態文明的踐行者、工業旅游的開拓者,在沔州大地繪就“天藍、地綠、水凈”的生態新圖景。(煉鐵廠 何光釗 鄧鐵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