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車輛揚塵,他們創新改造“全自動汽車沖洗機”,實現車塵分離;
面對露天料場,他們推進棚化封閉改造技術,實現原料“顆粒歸倉”;
面對雙碳要求,他們加大工藝改造,加大環保投入,實現生產與環保的完美匹配;
……
近年來,漢鋼公司燒結廠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將綠色環保貫穿于安全生產的全過程,推動實現建成幸福美麗新陜鋼的美好愿景。
宣傳引導 引領綠色全員共筑
“環護是我們發展的生命線,我們要深刻認識當前環保的高壓態勢,做好環保工作既是要求,也是擔當,更是我們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好詮釋……”燒結廠黨委書記、廠長韋勝利多次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
今年以來,燒結廠針對環保工作制定了《節能環保宣傳方案》,每季度都對環保宣傳工作總結亮點、改進不足。通過板報、微信公眾號、LED大屏以及“面對面”下基層宣講等多種方式,宣傳國家節能環保政策、集團公司兩級工作部署、最新節能環保技術等內容。同時,利用節能宣傳周等活動,專題宣傳環保知識,幫助各級人員熟練掌握運用節能環保有關知識,增強廣大職工的節能環保意識。
濃厚的氛圍形成之后,環保理念化“無形”力量為“有形”作為。水龍頭旁邊,有“節約用水”的溫馨提示;樓道里,再不見長明燈;廢舊設備零部件,有專人收集后進行修舊利廢……一個個小小的舉動,讓低碳辦公、勤儉節約的思想和習慣在燒結廠蔚然成風。
科技領跑 助力綠色燒結建設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一批批工匠人才“揭榜”創下的“戰果”涌現而來。近年來,以王志春勞模工作室為依托,燒結廠在先進技術研發和實踐上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果。全年申報完成創新成果12項,推廣轉化創新成果26項,申報發明專利1項,實用性專利2項,學術類論文15篇,多項經濟技術指標實現行業領先。
為提升智能化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燒結廠制定《技術創新管理辦法》,對技術創新項目實行分級管理,并成立技術創新項目領導小組,找準制約和影響燒結高效生產的瓶頸問題,實行“組長負責制”和“責任單位負責制”的雙重管理模式,加快科技成果孵化,進一步彰顯科技創新在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和力量。
圍繞降本增效、技術改造、技術革新、對標學習等工作,燒結廠建設完善創新體系,加大科技投入,營造創新的良好氛圍。大力推廣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的使用,提高整體技術裝自主探索的“基于‘碳減排’的鐵礦粉綠色均質燒結一體化關鍵技術”、“超厚料層燒結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成果均已轉化應用到實際生產中,最大限度地為燒結高效生產注入了科技動能,持續影響和帶動廣大職工提升技術技能水平,為培養技術人才隊伍、推動綠色燒結建設提供了強大支撐。
標本兼治 撐起綠色保護傘
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一眼望去,十里鋼城滿目春光,城內綠樹紅花,城外碧水青山……
“以前這條路上,車輛一過,到處都是灰塵!”燒結廠配料車間王濤濤回憶說,“為了改善廠區的環境,分廠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我們都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更是見證者。”
按照資源利用與綠色發展相協調的原則,燒結廠積極打造綠色生態廠區,為職工營造優良的生產生活環境。將廠區非生產區域進行全面綠化,種植樹木400余顆,安裝了800米噴霧管道及23個噴淋設施,同時建設了蓄水池。新引進安裝霧炮降塵、干霧除塵等設備設施,大大改善了廠區環境,既做到了抑塵又美化了環境。
燒結廠從添置設備、改進工藝、加強管理入手,確保資源綜合利用與節能減排一體推進。燒結煙氣綜合治理項目是漢鋼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踐行綠色發展史上邁出的堅實一步。燒結廠作為項目建設和運行的主體單位,通過持續高標準嚴要求推進項目建設,精細化標準化維穩運行,順利實現了企業從達標排放到超低排放的根本轉變。
項目投運后,二氧化硫每年減排約669噸;NOx每年減排約1061噸;粉塵排放每年減少98噸,所有排放指標均優于國家超低排放標準,在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和全域旅游事業發展上,體現了燒結擔當。(燒結廠 陳曉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