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外部市場的持續考驗,降本增效迫在眉睫。為全面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提升產品競爭力,漢鋼公司煉鋼廠刀刃向內、自我加壓、多措并舉,用實際行動助推降本增效再上“新臺階”。
精打細算,在鋼鐵料消耗上“做文章”
為進一步降低熔劑消耗,煉鋼廠將留渣操作作為一項重點考核指標,嚴把濺渣質量關,降低出鋼溫度,進一步提升留渣比例。規范轉爐加料模式,提高前期石灰利用率,避免吹煉后期使用石灰和輕燒白云石壓渣,杜絕渣料浪費。在降低熔劑消耗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富余熱量,增加含鐵原料的加入量,采用低槍位操作模式,進一步降低終渣氧化鐵含量,提高渣中金屬收得率。同時,在對倒爐渣、大塊鋼渣、中包塊、坯頭坯尾等金屬料回收利用的基礎上,每天指派專人監督檢查氧槍位置,爐底情況,做到精準控制槍位,杜絕因高槍位操作造成噴濺,大大降低了鋼鐵料消耗。據統計,煉鋼廠10月份鋼鐵料消耗較9月份降低2.85kg/t。
多措并舉,在合金吸收率上“恒用力”
合金成本占煉鋼工序總成本的50%,降低合金成本一直是煉鋼廠降本增效的重點項目之一。為進一步提高合金吸收率,煉鋼廠規范合金加入順序,采用脫氧能力弱的合金先加,脫氧能力強的合金后加的方式,保證鋼水脫氧程度達到鋼種要求。由于鋼水氧化性的強弱直接影響合金吸收率的高低,而鋼水氧化性主要取決于終點鋼水碳含量。煉鋼廠通過增加轉爐留渣量、規范過程氧壓控制、吹煉終點提早壓槍等措施進一步提高終點碳含量,降低了鋼水的氧化性。此外,還通過加強出鋼口維護、規范合金驗收流程、減少合金粉末等措施,多措并舉提高合金吸收率。10月份合金元素吸收率較9月份提高1.6%。
全面推進,在鋼水合格率上“下功夫”
為解決鐵水硫高問題,煉鋼廠進一步規范KR鐵水預處理操作,確保入爐鐵水硫含量符合要求,降低轉爐脫硫壓力,杜絕硫廢品產生。煉鋼廠要求各班組嚴格執行轉爐終點成分控制要求,明確工藝紅線底線,杜絕違規出鋼現象。針對目前品種鋼冶煉需求大、成品含磷量要求高的情況,煉鋼廠從裝入量入手,穩定鐵水入爐量及廢鋼噸位,采用“留渣+雙渣”模式,明確倒爐溫度控制范圍,杜絕倒爐溫度高、磷高現象,延長低槍位控制時間,進一步均勻鋼水成分、達到去磷要求。對于出鋼環節,重點提高一、二次擋渣命中率,杜絕出鋼夾渣下渣現象。同時,堅持每天檢測一次爐襯厚度,根據測厚情況及時維護、并通過渣料、槍位的調整穩定爐況,確保爐型規則,爐內反應均勻,各元素吸收率穩定。四季度以來,鋼水合格率穩定在100%,為企業降本增效,提質降耗貢獻巨大的力量。(煉鋼廠 王斌 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