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設備管理中心充分發揮職能部門作用,堅持向管理要效益,精準用活“賽馬機制”、巧用“廢舊物資”、聚焦“破舊立新”三大策略,促使設備運行效益穩步提升。
用活“賽馬機制”,激活效益源泉。面對新形勢、新挑戰,該中心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零故障運行”理念,針對生產過程中設備不確定因素問題,深入推進設備包機管理,落實隱患定期治理、設備交叉檢查、關鍵部位有效控制等措施,明確各層級設備管理責任,啟動主管領導述職機制,共同提升設備運行效能;采取設備管理優化、各項指標攻關、裝備升級改造等方式,發動全員自主改善,迎難而上、打破掣肘;建立月度評比考核機制,從電氣管理、特種設備管理、降本增效、設備紅旗單位評比四方面入手,借助設備管理專業考核,實行月度工作完成情況效果評價,在筑牢設備管理根基的同時,形成“賽馬”機制,激活效益源泉。
巧用“廢舊物資”,催生效益之花。該中心充分挖掘廢舊物資處置潛能,想方設法讓廢舊物資提值。督促使用單位對含銅配件及廢鋁制品、廢舊碳化鎢等進行拆解、上交,建立廢舊物資回收跟蹤臺賬,收回率達到100%,切實讓有價值廢舊物資“顆粒歸倉”。同時,動員各單位對可修復的廢舊物資進行梳理統計,并固定統一存放點,搭建二次“淘寶庫”;激勵員工開展小改小革、修舊利廢等創新攻關活動,有效減少了備件材料費用或外委維修費用支出。
聚焦“破舊立新”,打造效益新高地。該中心全面聚焦庫存管理居高不下的難點、堵點,從上到下采取計劃嚴進、領用快出的管理手段,以優先利庫和定期庫存梳理雙向管控為原則,提高備件材料回貨周轉率,有效杜絕庫存積壓;加大多方聯動,邀請使用單位開展庫存物資梳理專項工作,特別對事故件、技改淘汰物資歸集、統計,反復確定不再使用物資明細,并納入積壓物資調劑或處置范疇,不斷盤活庫存資金;建立日報表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員加大對前一日庫存數據統計、核算,讓庫存節超盈余一目了然,精準管控;優化庫存結構,積極推行通用件代儲,打破傳統采購模式,最終實現供應商現場“設庫”、專項儲備隨用即領及零庫存管理,進一步縮短物資采購周期,大大減少物資采購費用。據統計,截止7月底,備件材料庫存較同期降低了370余萬元,取得了一定成效。(設備管理中心 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