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集團、公司大力度改革進程中,一大批八零后干部踴躍舞臺。有人具備特殊專長,在困難中孜孜求索;有人目標篤定,挈領公司高質量發展政治責任;也有人敢于嘗試,在技能創新、項目攻堅、技術破壁等工作中碩果累累。但對于計量檢驗中心產成品試驗室主任馮文博而言,他在乎的是,如何讓員工發揮自身潛能,并在這其中“鼓起”每個人的錢袋子。
敢啃硬骨頭,就有好收入
人均最低300元的額外獎勵,在嚴峻的市場形勢面前,相較于5月份績效工資來說已經是不小的“增量”,這源于產成品試驗室對“YL82B時效檢驗”項目的成功突破,并順利通過集團級審校。作為中心檢化驗專業委員會負責人,馮文博始終以項目研究為突破口,認真厘定項目階段性任務,吸納技能型人才參與其中,協同深入研究。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敢啃硬骨頭,就有好收入。”上半年,經手馮文博的科技項目、四新項目、技改項目就有12個之多,這些項目的背后是工藝質量的實質性提高,以及檢驗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總體創效成績高達200余萬元,基層員工參與人數是中心總人數的3/4。也就是說,每一次項目完成就有90余人拿到不同程度的獎勵金額,而這僅僅是績效之外的純“獎勵”。
“精煉”自身,才能“爭”崗薪
今年6月份,在集團、公司公開公示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名單里,中心工程師又增加了2位,助理工程師增加了7位,這也就意味著這些同志不僅會在崗薪上有新的提高,同時參與職位競聘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而這些或多或少都離不開馮文博的助力。在中心已經確定的專利研究成果中,馮文博個人占比就有70%。由于專業受限,以及技能瓶頸,早期人員在職稱評定中屢屢受制于“發明專利”這一項硬指標。為此,馮文博主動邀請各領域職稱晉升人員,積極參與一些重點專利研究,并給與署名掛靠,使得中心,以及軋鋼、煉鋼等一大批人員達到了職稱晉升中的關鍵性硬指標要求,一下子在專業人才綜合交流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面對感謝,馮文博覺得這是他們自身努力的結果,只有不斷的精煉自身,才能實實在在“爭”到崗薪。
培訓不打折,行穩才能致遠
職工錢袋子鼓不鼓,最終還是要落到“職工自身有沒有掌握專項技能”上。為此,馮文博始終在人員技能提升上下功夫,除了培訓不打折外,還拓寬了方向,比如將傳統鋼后檢驗標準培訓延伸至公司正在實施的中厚板建設項目中。從歷次外出對標成果中,認真總結外部檢驗技巧,以及新設備應用,乃至于全流程自動化檢驗模式,力求員工認識到智能化發展的緊迫感,進而積極錘煉自身技能。在已結束的6月份崗位工操作技能大賽中,馮文博所轄站室、班組均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前三名獎勵金額分別為500元、300元、200元,營造了濃厚的“比、追、趕、超”氛圍。鋼鐵化驗室通過“一罐到底”運行機制,通過人工分析與自動化分析的全流程監控,有效確保了前端工藝質量指標要求,領到了300元/人的專項獎勵。(計量檢驗中心 戚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