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創造幸福,奮斗鑄就偉業。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信祝賀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中強調: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
漢鋼公司在發展進程中,同樣涌現出了大批勇于擔當、拼搏奉獻、執著專注的先進工作者。他們中,有敢打善拼沖鋒陷陣的高爐工長,有技術過硬攻堅克難的突擊手,有執著專注創新創效的帶頭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生動詮釋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挺起了煉鐵系統高質量發展的脊梁。
在拼搏中奉獻
“噴煤主控室,煤減到35t/h”剛接班的工長孫晨晨,看了眼當前爐溫,迅速走進主控室,拿起電話說道,他對筆者說道,面對當前產量任務,爐內外必須配合到位,哪一邊出問題,都影響生鐵產量。
爐臺上,東場剛堵口,班長陸偉趕緊組織人員到西場做出鐵前準備,“避渣器正常,渣處理正常、鐵水罐到位、除塵已切換”對講機傳來連續的反饋聲,隨著開口機轉向鐵口,鑿巖機發出劇烈轟鳴聲,在開口機強有力的旋轉之下,出鐵口被順利打開,高達1500多度的鐵水從高爐出鐵口噴涌而出,瞬間鐵花四濺,流入爐臺下的鐵水罐。鐵口工朱路全副武裝手執氧氣管撬動鐵口前殘渣鐵,滾燙的鐵水把他的臉烤得通紅,汗水早已經把他的工作服浸濕,盡管如此,他嫻熟的操作并不受高溫的影響,認真仔細的進行著每項操作。
“在這個崗位工作12年了,爐前工作非常辛苦,最難熬的是夏天,但我覺得干一行就要愛一行,只要高爐需要我,我就會一直堅守下去。”朱路堅定的說到。
在摸索中前行
如何使煉鐵水準再上臺階?這是近兩年該廠面臨的新課題。自此該廠按照“對標找差距、對表抓落實、對照總目標、對接新歷程”工作總基準,深入開展“對標一流再破冰、效率效益雙提升”活動,與同行業、區域、企業進行橫向對比,補短板、強弱項,彌不足、堵漏洞。如今,踔厲奮發的煉鐵人已經成功上線均壓煤氣回收、一罐制推行、激光料面、智能噴吹系統、高爐渣制作巖棉、凈煤氣反吹、定壓換爐、爐前遙控設備改造、鐵水連續測溫等新工藝、新技術。
“雖說我們上線了很多新工藝、新設備,但生產中出現的各種適應性問題,著實讓我們吃盡了苦頭。”回想過往1#高爐爐長張小帥不勝唏噓。“措施改了又改,制度修了又修,方案換了又換,我們不斷在摸索中前行,逐漸走出了一條“高效冶煉”的新路子。”一季度生產中,他們不斷摸索前行,積極向“高產低耗”的生產模式轉變,有效降低了鐵前降本,助力公司生產經營形勢不斷向好發展。
在傳承中超越
在高爐戰線,還就有這樣一個年輕工匠,他想生產之所想,急生產之所急,厚積薄發,依靠過硬技術為一線生產保駕護航,他就是生產技術科主管曹仲勇。
當初面對2#高爐爐缸側壁局部溫度異常,為了弄清楚其中原因,他開始關注高爐長壽問題,并大量閱讀書籍、期刊儲備理論知識。日常工作中收集高爐爐型參數變化、原燃料數據、行業對標學習、參數匹配多點多角度進行分析側壁溫度升高的原因,他所提出上部制度調劑、鐵口維護、爐料結構的優化調整等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優化建議,為延長高爐壽命起到積極作用。
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他時時以工匠精神鞭策自己。“當代鋼鐵工人有技術才有力量。”這是曹仲勇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正是秉承這種信念,他從一名爐前工一步步成長為陜煤工匠。
“有難題,找曹工!”如今,曹仲勇扛起前輩的大旗,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高爐“神醫”。(煉鐵廠 何光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