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出“小制度”、開設“小課堂”、開展“小競賽”……今年以來,燒結廠將班組建設與生產工作相融合,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用精巧“小手筆”,做出創效“大文章”,一季度以來,查找提改獻及修舊利廢創效累計約62萬元。
定出“小制度”
“1、2、3……”早上7:30分,學習室傳來了點名聲。今年以來,為深入推進安全行為管理體系建設,燒結廠以準軍事化管理為契機,從安全思想教育、制度建設、現場安全監管、宣傳教育培訓、安全基礎工作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夯實安全基礎,利用車間班前會、長白班人員集合點名的方式,開展現場實操準軍事化培訓。通過安全宣誓、人員精神面貌確認、工作狀態調整等“小制度”的落實,切實保障現場生產的快速推進,進一步強化職工行為管理和作風建設,為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開設“小課堂”
“點焊時,一定要控制好焊絲與工件的距離……”在維修車間作業現場,車間主任虞勇波正耐心給職工講解點焊注意事項。
為進一步提升職工崗位操作技能,助推工作提質增效,該廠各車間深入開展“導師帶徒”、技能比武、崗位練兵等活動,在“每月一課”的基礎上,融“教”“學”一體,增設“班中課堂”,通過分步驟、體驗式教學,老師傅詳細講解設備運行原理和基本調試方法,并引導青工逐一上手調試設備,通過現場考評,青年職工的技能水平有了極大提升,實現了“師帶徒”和崗位練兵的完美融合。同時,將現場作業變為“流動課堂”,把檢修現場作為提高職工操作技能的“練兵場”,傳幫帶、老帶新,為班組員工“充滿電量”,促使青年職工在學中干、干中學。
征納“小點子”
“班長你看,這換下來的P1#舊皮帶,中間這80多米磨損不是很嚴重,咱們可以把這段裁下來,給B202#皮帶當備用皮帶。”
“老劉,從板礦機上拆下來的這些螺絲有點生銹,可以用廢油浸泡一下,除除銹,下次換鏈板的時候還可以繼續用。”
該廠通過征集合理化意見建議,凝聚全員“大智慧”,不斷尋求降本增效“新解”,把節約挖潛的觸角延伸到每個崗位、每位職工,引導職工從一個螺栓抓起,在源頭上做實做細成本管控。同時,提出“零外委”目標,加大設備修復力度,做到“能修理不加工、能加工不領取、能自制不外委”,強化物資回收、加工、修復環節管控,明確標準、責任到人、嚴格把關,最大限度挖掘物資循環利用潛能,真正實現“人人都是創新點、崗位都是效益源”。截至3月份,完成修舊利廢40余項,共計節約備件材料費用36.73萬元,最大程度節省降本增效開支,實現了從“金點子”結成“金果子”的大轉變。(燒結廠 張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