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發表重要講話,向全黨提出了“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的要求,并指出“增強錨定既定奮斗目標、意氣風發走向未來的勇氣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堅定地辦好當前的事情。”一語指明了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本色初衷和使命擔當。
回顧黨一路走來的風雨歷程,就是一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實現共產主義不斷奮斗的光輝歷史。近百年的風雨兼程、歲月崢嶸,貫穿始終的就是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
在新時期和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對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面對社會復雜的環境和形勢,作為一名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聽黨的話,在工作和學習中積極主動,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與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政治本色。
我通過參加主題學習,從自身崗位職責和部門工作出發,結合企業實際、運用“三基三對標”工作方法,為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現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現代企業管理是綜合管理、專業管理與基礎管理的共同組成的全面綜合體系。基礎管理工作在企業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處于整個企業管理體系的基層,而各專業管理處于中間層,綜合管理則處于最高層。這三種管理工作密切相關,不可分割?;A管理工作是“地基”,專業管理、綜合管理是“樓層”。“地基”扎實,則大廈穩固,否則基礎不牢、地動山搖?;A管理工作是實現綜合管理和專業管理的基礎和前提,同時,也只有與綜合管理、專業管理相結合才具有存在的意義。
加強基礎管理,夯實責任主體明確管理邊界
建議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活動,深入推行“崗位清單制”,將責任分解落實到每位員工,提高公司精益化管理水平。通過編制、執行崗位工作清單,明確每個生產崗位應承擔的產量、質量、成本、安全等具體指標,使各項工作管理邊界清晰,管理層次分明,工作流程透明。定期梳理交叉流程,避免推諉扯皮現象,解決層級、部門和崗位之間職責不清、分工不明的問題。促進實現標準化作業,達到可復制、可推廣和可操作的工作要求,使各級管理人員迅速掌握工作情況,能及時有效控制生產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杉皶r保留績效考核中各項KPI指標完成情況,使各項工作具有可塑性、追溯性,在每周、月、季度定期總結時,對應清單進行檢查考核。同時為下一步開展信息化工作奠定基礎,持續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企業加快技術改造進一步提升精益管理水平。
運用“互聯網+”模式,加快推動智能制造創建“數字工廠”
目前,漢鋼公司各類經營管理數據在生產實踐中通過分類管控,已形成多條巨大的信息“云鏈”,內容種類龐大繁雜,僅依靠傳統的數據提取、統計和分析,建立起集團三會要求的多項數據模型,耗時費力效率低下且統計口徑不統一,立足提升企業盈利需求,通過現代化手段,打造漢鋼公司自身能處理“云數據”的漢鋼“云端”平臺勢在必行。
建議運用“互聯網+”模式、積極發展“云計算”、實施“云端”大數據中央處理,加快推動與智能制造相融合,在企業各項經營管理領域中積極運用數據交流,強化信息管控,進一步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融合”,打造出漢鋼“云端”數據處理平臺,進一步強化提升信息管控和分析能力,實現推動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
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要創新技術管理手段,采用先進、可靠的過程控制和流程控制手段,根據市場發展趨勢,不斷完善先進、可靠和規范的數據信息平臺,提高指標采集傳遞和匯總分析水平,客觀迅速地反映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狀況,保證各類信息的通暢、準確。二是通過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和運行模式,對管理流程、業務流程、工藝流程等薄弱環節進行梳理優化,降低運行管理成本,減少損失、浪費,最大限度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通過尋找對標典型成果案例,發現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開發“共享型、服務型、智能型”的CRM系統,立足ERP、MES、OA等信息系統主體工程,覆蓋了研發、生產、采購、銷售、質量、財務成本、供應鏈、辦公等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領域,構建了產銷協同一體化的運作體系,率先在鋼鐵企業實現系統在線全成本快速測算詢單,建立全成本分析體系,實現企業成本精益化管理,通過快速響應、資源優化、銷售品種和客戶價值貢獻分析,提升成本控制、訂單利潤分析能力、客戶服務能力、市場分析能力,提高復雜市場環境下的駕馭管理能力。
圍繞今年陜鋼集團“三會精神”為核心,關于“實施成本精細化管理、強化工序成本的控制”的具體要求,完善以市場為導向、“產銷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將銷售一線信息,瞬時經“云鏈”反饋,通過 “云端”進行大數據中央處理分析,及時組織相應生產,依托集團鋼鐵研究院和大學資源,靈活運用人力資源、研究成果、智力保障、社會渠道等優勢,進一步強化企校合作,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加速技術成果落地化,提高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創新能力,豐富創效品種,鼓勵開展針對客戶予以個性化訂制、柔性化生產,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同時,建議今年可由公司牽頭,組織財務部、企業管理部、生產技術部等單位,在各自管理板塊修訂和補充完善數據統計標準和要求,明確各項指標的實際計算公式和基礎數據來源,杜絕采用空洞理論性、含糊不清的公式作為計算依據,對涉及多管理板塊的共有指標項目統一計算口徑,對外報數據做好備注說明,避免數據沖突,為開展各項信息化工作奠定基礎。
進一步豐富完善產銷銜接、效益比價等經營管理模型,在管理實踐中賦予更加靈活的決策權,不斷深化內涵式發展,加快提升戰略視野、把握科技前沿、領導組織開展各項重大創新活動的能力,做好項目管理預算、商業合作咨詢、法律財務風險防控、信用申報評級、售后改善等相關配套服務,促進信息化技術與企業管理需求深度融合。
不忘初心、助推企業發展,就要練就過硬本領。我將在今后工作中將立足崗位職責,依托黨支部戰斗堡壘,進一步堅守宣傳思想陣地,積極發出“好聲音”,講好“漢鋼故事”,傳播正能量。思想上的清醒、認識上的堅定,有助于實踐上的自覺和自信。“百代興盛依清正,千秋基業仗民心”,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繼續發揚陜鋼現代版長征精神,助推漢鋼公司向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企業管理部 俞懿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