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在漢鋼公司生產管控中心有這樣一個人,專注原燃料監督及廢鋼檢驗12年,用實干和擔當在鋼城一線續寫“無悔青春”。
安全生產的“護衛兵”
打鐵還得自身硬!張飛深知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高度自覺、排查中高度嚴格,才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為抓好人的行為規范,他要求各區隊利用班前會時間對職工進行安全培訓教育,確保每名職工能夠清楚本崗位的風險點及管控措施。在強化安全管理的基礎上,他不斷完善預測預警機制,創新性提出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公示、預警”四步工作法,為安全生產營造良好環境。
所以,每天從班前會到作業現場,積極履行安全員的管理和監督責任,線路再長,點位再多,他都要走到位、檢查到位。作業現場,他總能敏銳地發現皮帶偏差、設備運轉的細微異響、現場作業流程的毫厘之差。他鐵面無私,對任何違章行為“零容忍”,創新實施“安全伙伴互保”“隱患隨手拍即時獎”等機制,將標準化作業從紙面要求變成了刻在每位員工骨子里的行動自覺。
攻堅克難的“排頭兵”
如何提高取樣效率?如何精準制樣?如何保障員工安全?……面對這些困難,張飛總是沖在最前面,把軍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輸、不放棄的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
他圍繞生產經營中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狠抓精細管理,嚴格執行修舊利廢、查找體改獻等創效工作,將積累多年的專業技能有效融入安全管理中,總結出一套自己的安全管理經驗。并制定了詳細的安全檢查流程,確保安全隱患第一時間消滅在萌芽狀態。利用微信群指出存在的安全問題,下發安全隱患通知單,每天對反饋的安全隱患進行整理記錄。同時利用技術問答、事故預想、事故演練等方式方法,使員工的專業技能和安全意識有了很大提升。其中焦炭頭部取樣機增加限位裝置,火車采樣機鉆筒頭部增加安全防護裝置、鉆筒上增加防塵布袋等一系列創新創效項目都有他的身影。
清正廉潔的“特種兵”
穿上工裝、帶上黨徽、拿著記錄儀……5個班組,14個崗位32個取樣點,一個一個督導檢查,每到一處,他都一一提醒:“企業越是艱難的時候,我們更要要防止裹著‘人情面子’外衣的‘糖衣炮彈’,公平公正的取好每一批原料”。
在擔任廢鋼檢驗班長期間,他強化廉潔風險防控體系,創新廢鋼檢驗模式,不斷完善制度管理流程,制定《料場質量巡查制度》《樣品抽檢制度》《異常情況匯報機制》及“廢鋼檢驗控制措施”一系列監管辦法,按種類制定詳細具體的驗收注意事項清單,并附驗收標準,帶領廢鋼質檢人員履職盡職,嚴把廢鋼進廠第一道關口,查處典型質量作弊行為10余起,發現物料質量異常情況92起,為公司挽回經濟損失約340萬元。
這就是張飛,一個執著在追夢路上的“鋼鐵戰士”,用最平凡的故事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生產管控中心 周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