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鋼廠天車黨員活動室今天安裝了一臺嶄新的“格力空調”,調試的時候一股清涼爽快的冷風吸引了我的注意,不由得思緒萬千,腦海里就像看電影一樣,閃過天車操作室那兩平方米的空間里納涼的種種經歷……
1996年,剛從學校畢業的我,帶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毅然踏進鋼鐵大門,有幸成為一名天車工,開始了我的職業生涯。那時候的我勤奮好學,在老師傅的教導和自己的鉆研學習下,不到三個月時間我就能夠獨立操作這個大家伙了。隨后我就去找領導申請轉正,他笑著說:“可以啊,但你還算不上一名真正的天車工。”我詢問他為什么?他卻只是笑著說:“過完明年夏天你就知道了。”
1997年的夏天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剛參加工作的我沒經歷過“鋼鐵熱”,對高溫也沒什么概念,待在操作室里只有一種感受,那就是熱,酷熱、暴熱、燥熱、悶熱、濕熱等等各種各樣的熱法,行車在火紅的鋼坯上面穿行,廠房環境溫度高達40-50℃,我的工作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等到下班的時候后背就結成了一朵一朵的大白花,一有休息的間隙,我們就立馬把行車開到廠房邊緣,遠離紅坯垛子的“烤驗”,竊取那一絲涼爽。在那個可怕的夏天里,我明白了領導那句話的意思,也把自己成功歷練成一名合格的天車工。
1998年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煉鋼區域天車作業率不斷提升,上班期間操作工基本沒有休息的功夫,全程都在滑道上使勁穿梭著。為了給大家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廠里給天車操作室安裝了壁掛式電風扇,雖說不能降低操作室溫度,但加快熱空氣的對流也能讓我們感到涼爽,那個年代,電風扇成了大家心中的“寶貝”。遺憾的是塑料風葉經不起高溫和高頻的“洗禮”,經常會罷工撂挑不干。
2001年,那天上班的時候,我忽然發現墻壁上的電風扇不見了,而同樣的位置上有了一個“方鐵盒子”,還有一半被擱置在了操作室外面,幾經打聽才知道,原來這個大東西就叫“空調”,即所謂的空氣調節器。會操作的人搶先打開了空調,這神奇的鐵盒子居然從里面吹出了一陣陣的涼風,操作室瞬間沒有了那股酷熱感,盡管它發出的噪音特別大,但噪音總比起熱好受多了,坐在操作臺前操控行車的我油然生出一種飄飄然的感覺。
2005年左右,隨著空調行業的發展,“海爾空調”“奧克斯空調”“三菱重工空調”等火爆于市場,也一件件、一樣樣的走進我們的操作室,這些空調在當時賣的都很火爆,品質也得到了大眾消費者的青睞,但一來到我們工作的生產區域,一旦室外溫度達到60℃時,它們都瞬間“冬眠”了。
2010年,公司花重金引進了“惠康耐高溫空調”,結實耐用、抗高溫、制冷效果好,基本上算是解決了天車操作室的高溫問題,操作工室內操作時,藍色工作服背后再也不會布滿汗漬。那時候坐在高空操作室里吹著涼風,瞅著地面上迎面對著火紅鋼水的中包工、拿割槍割紅坯的精整工,對比之下,我的“優越感”滿滿的。
而如今,眨眼功夫23年過去了,這狹小的操作室制冷設備換了一臺有一臺,更新了一茬又一茬,舒適的環境、智能化的設備,再也看不見那赤身上陣、汗流浹背的場面了,這操作室兩平方米的清涼不正是偉大祖國改革開放40年的縮影嗎?強國夢正在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祖國母親70年來勵精圖治的成果、正在被一件件壯舉、一樁樁盛事驗證著。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陜西鋼鐵人追隨著祖國發展的腳步,歷經60年滄桑變遷正在茁壯成長,并將永不停止前進的步伐,逐夢百年偉業,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最青春的芳華迎接祖國70華誕的到來。(煉鋼廠 孫樹 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