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漢鋼公司軋鋼廠軋機裝配作業區聚焦提質增效這一核心,通過技術骨干引領、激發全員創新活力、精細化管理等舉措,形成“微改創新常態化、備件再生標準化、管理升級體系化”的降本增效新模式,為提質增效注入強勁動能。
巧施微創 深挖降本潛能
在漢鋼公司軋鋼廠,軋機裝配作業區以技術改造為突破口,開展“微創新”活動,盡全力深挖產線降本潛能。
針對高線風冷線傳動軌道進口導向輥“油路栓塞”造成備件斷供的難題,該作業區根據設備運動原理,對廢舊鏈輪進行優化加工,將鏈輪內孔和鍵槽利用線切割設備一次性加工,使其與傳動軸完美適配。改造后不僅徹底根治設備頑疾,使備件壽命延長3倍,還將設備更換時間從原來3小時壓縮至40分鐘,全面防止了鋼材表面劃傷,降低了人員勞動強度。
對于5QF100切分導衛分料盒出口缺少分料輥,導致粘鋼、堆鋼的問題,該作業區技術骨干精心選材,通過鋼板下料、線切割、銑床加工、鉆孔、拋光、焊接等一系列工藝,為分料盒成功安裝分料輥,形成順暢的過鋼輥道,進一步減少生產停滯和安全隱患,為軋線高效運行筑牢根基。此外,在軋制Ø12五切分螺紋鋼時,該作業區同步對棒線K3出口導衛分料盒切分刀片進行精細加工,實現產線堆鋼率下降85%,推動產量、成材率取得提升,規避了安全事故,為企業提質降本注入基層活力。
截至目前,如上的技術改造,在軋機裝配作業區還有很多,為響應企業降本增效的號召,該作業區全員瞄準身邊的設備缺陷及問題,用自身專業知識促使設備煥發新生機,全力止住基層“出血點”,深度挖掘出企業降本潛能。
修舊利廢 拓寬增效思路
當前,隨著軋鋼廠提產增速加快,部分軋機導衛備件供給常常出現斷貨情況,為滿足生產需求,軋機裝配作業區積極應對,及時轉變思路從廢舊物品中“修”出真金白銀。
例如,當380軋機導衛燕尾座無法正常發貨時,該作業區高線裝配導衛班從報廢的480燕尾座入手,發明“三步再生法”進行修舊工作,使廢舊燕尾座變廢為寶。此項工作,已帶來燕尾座改造成本降低85%,并建立起備件循環再生體系,年可節約采購成本超30萬元。
此外,該作業區堅持“非必要不外修”原則,針對高線軋機油氣分配器堵塞問題,自主加工分配器,已實現年創效3.8萬元;利用廢舊迷宮蓋進行修磨改造,節約備件成本15萬余元。
一項項增效舉措,不僅是職工智慧的結晶,更是他們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切實體現,這些廢舊物品,在他們手中變成真金白銀,實現華麗蛻變。
科學管理 夯實降本根基
軋機裝配作業區踐行精益管理思路,實施包機“責任制”,通過經濟杠桿約束,強化全員設備點檢工作,推動設備巡檢取得實效,為生產提速提供支撐。建立軋機燒損動態數據庫,根據季節、溫度變化歸類分析,制定維修措施,保障應急響應速度,進一步減少設備故障率。
在備品備件管理上,該作業區每日安排專人督查基層班組,嚴控物資閑置、額外申報和浪費,及時綜合調配,從源頭管控成本。同時,結合分廠治安管理辦法,加強全員培訓教育,促使員工主動維護企業利益,形成自律作風。在軋輥和輥環加工方面,積極與廠家溝通調整材質、固化供貨商,優化裝配維修工藝規程,使軋機穩定性提升,因裝配產生的誤機同比減少35%,各品規兌現率達100% 。(軋鋼廠 陳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