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鋼鐵行業深度調整期的激烈競爭,漢鋼公司煉鐵工序以“精益管理”為引擎、“雙基管理”為根基,圍繞高爐生產全流程開展降本攻堅,為公司在行業競爭中破冰突圍積蓄動能。
精益管理縱深推進:破解成本困局的“金鑰匙”
“7-12月降本增效項目各單位要認真梳理,聚焦生產、指標、能耗等關鍵領域深挖潛力,形成可量化、可追蹤的實施方案,為完成年度經營指標提供堅實支撐!”在漢鋼公司煉鐵工序6月份工作總結暨7月份工作安排部署會議上,負責人卞衛新語氣堅定。一聲令下,全廠迅速響應,各作業區、科室即刻組建專項小組,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投入行動。
技術骨干扎根一線,與生產班組協同作戰,圍繞原料配比、設備運行效率等核心環節反復研討;爐前操作人員堅守崗位,實時監測高爐溫度、風壓等關鍵數據,通過動態調控布料矩陣,精準探尋爐料分布與氣流運動的最優匹配方案;配礦小組駐點原料場,根據不同礦種特性動態調整混配方案,測算在保障鐵水質量的前提下,最低配礦成本……短短一周內,31項降本增效項目精準落地,涵蓋高爐優化操作、余熱回收利用等重點領域。同時,18項精益管理推進方案同步出爐,從流程簡化到質量管控,全方位推動生產提質增效。如今的漢鋼公司煉鐵工序,處處涌動著攻堅熱潮,全體職工正以實干實績為企業改革發展獻計獻策。
雙基管理固本強基:筑牢降本增效的“壓艙石”
漢鋼公司煉鐵工序以基層管理和基礎工作為著力點,構建全員成本管控體系。通過生產經營分析會深度剖析成本構成,將成本指標細化分解至3個職能科室和6個作業區,創新實施“四級成本倒推法”,從公司級目標逐層分解至班組和崗位,將降本成效與績效薪酬直接掛鉤。
在基礎工作優化上,持續開展設備技術改造:上半年,煉鐵工序累計收集“查找提改獻”意見建議 202 項,其中優秀項目 64 項、一般項目 139 項,涵蓋技術改造、技術改進、管理創新等類別,所有項目均實施完成,管理創新類項目占比從2.3%提升至9.3%,呈現 “技術改造主導、管理創新跟進” 的降本增效特征,為后續成本優化奠定基礎。在基層管理強化上,該工序重點推進“回收外委勞務承包業務”,單系統期間回收紅渣溝維保、皮帶崗位等項目;開展“修舊利廢”行動,預計單系統修復廢舊備件4件/月、雙系統修復5件/月,均有較為可觀的創效價值。
創新驅動持續突破:打造降本增效的“新引擎”
漢鋼公司通過“標準成本筑基、目標成本導向”模式,將二者融入生產全流程,實踐表明其關系本質是“守底線”與“攀高峰”的高效協同,標準成本作為現有條件下的“最佳實踐基準”,其通過“指標分解-技術攻關-考核激勵”閉環機制,將成本管理從“被動控制”轉化為“主動創效”,持續縮小與行業標桿的生鐵成本差距,構建企業競爭優勢。
煉鐵工序將技術創新作為降本增效的核心抓手,在智能化升級方面,推進“除塵風機節能改造”:1#、2#爐前除塵風機通過更換低合金高強度鋼葉輪,節能率達15%;實施“延長磨機大修周期”項目,通過強化日常巡檢和潤滑管理,將大修周期延長6個月;“煤渣配加利用”項目將煤渣配加量提升1t/d;“選送渣鐵”項目充分盤活人力資源,通過組織富余人員開展渣鐵選送工作,實現月處理量達2000噸……這些創新成果不僅帶來顯著經濟效益,更培養了一支懂技術、善創新的鐵前技能人才隊伍。
從精益管理的精準發力,到雙基管理的扎實落地,再到創新驅動的持續突破,漢鋼公司煉鐵工序正以多維協同的攻堅姿態,用實干與智慧為企業改革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煉鐵廠 鄧鐵拓 何光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