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雜的生產現場,隱患排查與風險治理是安全生產的重頭大戲。針對日常現場檢查隱患內容,漢鋼公司通過一系列精準高效的現場改造措施,消除潛在風險,為安全生產筑起堅實屏障,實現生產環境與安全管理水平的雙重提升。
電葫蘆系“安全帶”添運行保障
在渣處理區域,原有電葫蘆與電機因缺乏防墜落裝置,成為高懸頭頂的“安全隱患”。吊運重物時,電機一旦意外脫落,將對下方作業人員造成嚴重傷害。
煉鐵工序通過采用鋼絲繩捆套改造方案,用特制高強度鋼絲繩對電機與電葫蘆進行環形捆扎,形成穩固連接結構,確保兩者在吊運過程中始終保持一體。改造后,即使出現部件松動等意外情況,電機也能被鋼絲繩牢牢固定,有效降低高空墜落風險,為作業人員撐起“安全保護傘”。
隔熱材料“變新裝”護設備周全
1#高爐靠近鐵運線一側的液壓油管長期暴露在高溫輻射環境下,頻繁出現漏油、開裂等問題。泄漏的油污不僅污染環境,更可能引發設備故障,影響高爐生產穩定順行。
為解決這一難題,爐前班組選用耐高溫、抗老化的優質隔熱材料,對油管及接頭進行緊密包裹,并通過特殊固定工藝確保隔熱層穩固。改造后,油管所受高溫輻射大幅降低,使用壽命顯著延長,漏油、破損等故障發生率下降超60%,既保障了設備安全穩定運行,又改善了現場作業環境。
筑“銅墻鐵壁”杜鐵水外溢風險
1#高爐原支溝溝頭鋼槽兩側高度不足,在鐵水流量大或爐況恢復過程中,高溫鐵水極易從兩側溢出,可能引發灼燙、火災等嚴重事故。
該工序利用檢修鍥機,對支溝兩側鋼構進行“加高加固”改造,加裝高強度鋼板提升溝幫高度,并采用耐高溫耐材進行表面防護,形成雙重防護體系。改造后的支溝不僅有效阻擋鐵水外溢,更增強了結構穩定性,為出鐵作業與爐況恢復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這些改造不僅消除了長期困擾生產的安全隱患,更通過技術創新與管理優化,推動安全生產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轉變。后續,該工序將繼續深化隱患排查治理,以持續創新現場改造為抓手,不斷夯實安全生產根基。(煉鐵廠 章森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