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光的筆觸在視網膜上暈染,色彩便成了世間最靈動的詩篇,不僅勾勒出目之所及的萬象,更悄然為生活披上美學的華裳。于漢鋼公司而言,色彩被賦予了它全新的生命力,是職工們奮斗征程的獨特注腳。每一種色彩,都定格著他們拼搏的身姿,串聯成一曲激昂的勞動者之歌。
與鐵水為伍,他們激昂似火如赤
在煉鐵工序高爐前,有一群與1500℃鐵水朝夕相處的爐前工。他們身穿厚重的阻燃服,手持數米長的鋼釬,在熱浪翻滾的爐臺上來回穿梭,用汗水詮釋著鋼鐵工人的堅韌與擔當。
清晨7點,當城市還未完全蘇醒,爐前工張超已和工友們開始了早班交接。測溫、取樣、觀察爐況……每一項操作都必須精準無誤。“高爐就像個‘大胃王’,我們要時刻關注它的‘消化’情況。”張超邊說邊用測溫槍對準出鐵口,儀表盤瞬間跳升至1500℃以上,熱浪撲面而來,他的額頭很快冒出一層汗珠。
開鐵口是爐前作業最危險的環節。只見張超手持遙控器對準出鐵口反復沖擊。“角度偏一度都可能噴濺!”隨著“轟”的一聲,金紅色的鐵流奔騰而出,映紅了整個爐臺,就像永不熄滅的火焰,在每一位漢鋼煉鐵人的心中熊熊燃燒,勾勒出一幅熾熱的奮斗圖景。
與汗水共舞,他們沉穩內斂如靛
4月的鋼城里,行車吊運的鋼坯泛著暗紅的光,倒映在蓄滿春雨的排水溝里,竟有了水墨畫的意境。
“今天要更換9#道岔的失效枕木,大家務必注意來往的車輛!”負責人話音剛落,煉鐵工序鑄運作業區的職工們立即拿上工器具,迅速奔赴作業現場。“一二,起!”“一二,走!” 洪亮的口號聲在鐵運線上空久久回蕩。在整個作業中,他們憑借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藝,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每一道作業程序都嚴格按照標準推進。任務完成后,看著他們被汗水浸透的衣衫和疲憊卻堅定的眼神,我仿佛看到深沉的靛藍色在這片鋼鐵天地間翻涌,彰顯著他們沉穩的力量。
與環保同行,他們逐綠向新如青
櫻花與煙囪同框,春雨和鋼花共舞。煉鐵工序安環室負責人李昕宇站在除塵器在線監測裝置面前,仰頭看著實時監測屏上跳動的數字:“煙氣排放1.2mg/m³……”他嘴角微微上揚,這遠低于行業超低排放標準。
“這套除塵設備的運行參數,要再檢查一遍,確保達標。”“新安裝的煙氣脫硫系統,必須實時監測。”在排放數據遠低于行業標準的背后,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時刻守護著廠區的生態環境。從廢氣排放到固廢回收,每一個環保環節,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操控著先進的環保設備,憑借專業的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對各項環保指標進行精準把控。為了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他們積極參與技術革新,提出了多項行之有效的環保改進方案,通過優化生產工藝,升級環保設備設施,讓鋼城的天更藍、水更清。(煉鐵廠 張永謙 鄧鐵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