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2日,設備檢修中心公輔作業區維修班組完成了473項工單,日均處理7處故障,保障了8萬平方米生活區的正常運行。
從外委維修成功轉變為自主維修,將不可能變為可能,變化從何而來?答案是改革。設備檢修中心主動作為,維修班用油污手套和汗水的工作日志,確保了生活區關鍵設備設施的巡檢和供暖,展現出了一份份自主維修創效的小故事,成為了鋼城春日最動聽的旋律。
2025,他們與時間賽跑
3月的窗外,樹枝上長出了新芽,一股早春的寒風撲面而來。
面對職工宿舍集中爆發的空調故障,為了確保員工度過溫暖渡過早春,該班組技術小組創新采用“分區分級診療”模式,加班加點分區域、分故障按輕重緩急集中力量對生活區問題進行消缺,電氣小組駐場更換16臺空調電機,管道小組同步處置20處漏水點,僅用72小時便讓所有宿舍恢復供暖。同時,完成了北門路燈電纜線整體更換,確保生活區主干道全線復明,讓員工感受到家的溫暖。
管道攻堅戰,彰顯專業力量
針對生活區A組團員工提出的熱水供應不足等問題,該班組管道小組迅速響應,通過排查制定維修方案,對A組團116米熱水主管道運用管道敲打回聲探查系統進行了疏通,準確識別出3個嚴重的鈣化堵塞點。采用分段拆解和清管聯合作業,將原本需5天的維修工期縮短至兩天半。同時,通過預制化組裝技術,順利完成了8套風機盤管更換工程,實現了“零噪音”施工,進一步保障了生活區員工在寒冷的初春能夠享受到熱水洗漱的便利,為他們帶來了溫暖的關懷。
設備煥新季,凸顯維保智慧
針對B組團熱水泵頻繁出現的故障問題,該班組集中精力尋找適配的零件,并對復雜的故障進行深入的診斷和修復。同時,該班組建立了“全生命周期”檔案,在更換電機軸承時同步升級潤滑系統,使設備的“身體機能”保持在最佳狀態,從而提升了設備運行效率15%。面對新入住的15戶住戶的集中報修,實施了“一戶一策”的標準化服務包,將平均維修耗時從4小時縮短至1.5小時。他們每一次的“妙手回春”都將成為寶貴的經驗,每一次的經歷都在守護并促進這支年輕維修團隊的成長。
翻開團隊的工作臺賬,密密麻麻的維修記錄背后是科學的管理邏輯:建立高頻故障設備預警機制,將角閥漏水等易發問題處置時效提升40%;推行“修舊利廢”活動,使門鎖等部件返修率下降62%。這支平均年齡28歲的團隊,正用青春的熱忱與專業的技術,續寫著改革做自己“金鑰匙”的故事。(設備檢修中心 劉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