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產管控中心從成本管控、技術攻關、修舊利廢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設備精細化管理水平,加速推進降本增效措施落地見效,助力公司打贏生存硬仗。
精打細算,織密節流“一張網”
中心堅持將“日清日結”與成本管控工作統籌推進,嚴格執行月采購計劃集中制度及采購審批流程,各作業區、科室所需物品經統計、核對、匯總后集中申購、審批擇優采購;對中心庫房統一進行物資盤點,嚴格出入庫管理并建立起專人專管的實時物資管理分臺賬,推動資源調配良性運轉。
同時嚴把生產作業現場和各作業區材料領用審批關,明晰材料單耗標準。將各項任務指標精準分解到班組,每天核算備件材料消耗、物料消耗、電耗、工序能耗等。職能科室每周進行統計分析,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方案,跟蹤各班組“日清日結”數據,及時發現指標異常,實現對生產經營工作的指導和糾偏,真正把“日清日結”工作從“紙面”落實到“地面”,確保各階段成本預算在可控范圍之內,切實推進全流程降本增效。
健全機制 激活設備管理“新勢能”
中心積極開展設備故障集中攻關活動,成立設備維修專項小組,為設備維修提供技術保障。推行設備保養培訓,建立起設備維修日志,詳細記錄工作時間、作業內容,在此基礎上做好日常養護,充分延長有利用價值的老舊設備使用壽命,降低新備件更換頻率和采購成本。堅持“物盡其用”原則,不斷細化廢舊料回收管理,對能拆卸使用的配件進行回收,充分挖掘廢舊物資剩余價值。
中心圍繞設備“資產狀況、運行狀態、接續計劃”,對設備使用率、備用率、閑置率的“三率”展開深入調研,摸清“設備家底”;以“作業區為中心”輻射班組,精準掌握盤活閑置設備;使維修設備完整性、現場使用合理性、倉儲管理科學性、報廢處置合規性以及文件執行規范性”得到有效保障。同時,深度挖掘設備剩余價值,全面開展廢舊整機設備再制造、廢舊零部件再制造、在役設備提效再制造,閑置設備調劑再制造,讓原本“沉睡資源”流動起來,再次投入到安全生產當中。
細微處入眼變廢為寶 修舊利廢“創效益”
“作為班長,聚焦降本增效我承諾:在日常作業過程中加大設備巡查力度,嚴管理、細操作、常把脈,降低維修成本、增強自主維修能力、提高故障設備維修效率、保障設備可靠運行。”制樣班班長牟玉龍承諾到。
中心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通過開展修舊利廢活動,教育引導維修人員在工作中時刻發揮“以修代換,節儉持家”的主人翁意識。為充分調動全員參與降本增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中心還通過制定《降本增效管理辦法》,構建起降本增效長效機制,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算賬、層層抓落實的局面,從源頭上強化對材料使用和過程管控。各類材料從出庫到回收均有專人跟進,并建立物資臺賬,形成了收有“入庫人”,領有“出庫人”,用有“負責人”閉合管理機制;針對作業區、班組的材料消耗、設備維護等方面制定專項措施,動態掌握材料物資消耗,做到“用料有指標,月月有考核”,確保材料物資消耗控制在預算內,切實將“增、結、降”落到實處。(生產管控中心 周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