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蹄疾奮進正當時。煉鋼廠積極落實2022年公司降本增效工作要求,以工藝創新為突破口,以生產過程安全、穩定為根本,以工藝技術指標提升和降耗增效為目標,全方位提質,多方向挖潛,多層次降本,書寫提質降本新篇章。
建模型,調配比,保入爐原料“恰到好處”
轉爐煉鋼過程中,鐵水、廢鋼作為主要的入爐原料,其質量優劣和配比直接影響著吹煉過程穩定和含鐵料損耗,關聯著產量和指標提升。歲末年初,受廢鋼市場價格變化庫存減少,伴隨公司“穩生產、降消耗、提指標”生產經營導向的持續落實,供煉鋼的廢鋼品種少、數量有限,對煉鋼穩定生產帶來較大影響,必然要求鐵水、廢鋼配比圍繞轉爐穩定生產進行實時調整。為此,工藝技術人員跟蹤廢鋼庫存、種類及采購價格,結合各類型廢鋼的出水率數據,進行廢鋼性價比測算,建立保生產穩定的原料配加模型。同時,及時了解鐵水質量情況,對成分、溫度波動大的罐次,通過調整廢鋼配比、渣料加入、吹煉槍位等,確保入爐含鐵料、造渣料迎合轉爐“胃口”得以最佳消化,實現原料配比合理、生產穩定高效、工序成本控制滿足預期目標。
調工藝,降消耗,抓熔劑消耗“開源節支”
造渣制度作為轉爐煉鋼五大工藝制度之一,其工藝要點的執行與衍生創效始終是技術管控追求的目標,對標行業同類鋼企,煉鋼用熔劑(活性石灰、輕燒白云石)的質量等級偏低,階段性熔劑質量波動會影響生產工藝的穩定落地,煉鋼廠通過與石灰焙燒爐窯、輕燒供應廠家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由技術管理人員每天跟蹤活性石灰、輕燒供應及質量指標變化,及時反饋信息至生產車間,不定期指派專業技術人員會同公司原輔料管理人員進入石灰焙燒生產區跟蹤、督促過程穩定,確保產出活性石灰的質量穩步達標。
同時,轉爐操作人員需根據熔劑供應量及質量變化,調整造渣料種類及加入量,工藝技術人員結合現有條件,基于煉鋼原理,采取合適的造渣工藝。針對石灰鈣點低、活性度差的情況,鐵水條件穩定前提下,推行“留渣”工藝,加大留渣爐次比。對于鐵水Si、Mn含量較高,物理熱富余的情況,在穩定生產節奏前提下,實時采取“雙渣”操作,提升脫磷效率。圍繞降消耗、提指標、節成本的目標導向,元月份以來,煉鋼廠協調原料料場,將積壓的生白云石轉入轉爐料倉,以部分替代輕燒白云石,合理配加造渣料,降低熔劑消耗及成本。
截止目前,通過調整轉爐造渣工藝,促使石灰消耗降低約4kg/t,輕燒消耗降低約3kg/t,熔劑消耗降低7kg/t,折合成本降低3元/噸鋼,既探索出了多種造渣模式及渣料的冶煉工藝,又實現了熔劑降耗節本的新舉措。
挖內潛,補短板,促操作技能“步步高升”
鋼鐵料消耗、鐵水單耗、石灰單耗、熔劑消耗等關鍵指標作為轉爐乃至煉鋼廠重點關注的工藝指標,既代表著轉爐崗位人員操作水平,也表征著工序原輔料消耗及成本控制的變化。2022年煉鋼廠圍繞公司降本增效的任務目標,實施全方位挖潛、全系統降耗創效,由生產技術室牽頭,結合轉爐冶煉過程的工藝薄弱環節,統計各項工藝技術指標,并以爐座為單位每天大屏展示各班組指標完成情況。這項工作不但方便了技術人員的工藝管理和冶煉過程分析,而且也促使轉各班組通過指標對比,眼睛向內找差距、補短板、挖內潛。通過嚴格執行工藝方案,規范冶煉操作,關鍵指標得到顯著提升,對比上月份鋼鐵料消耗降低12.78kg/t,C-T協調比例提升3%以上,留渣比例穩步提升;同時,各班組通過指標競賽,有效地提升了崗位人員的技能及冶煉過程控制水平。
新一年,新征程,煉鋼廠將以時不待我的緊迫感,以新姿態踔厲奮發,深度實施工藝領航,對標先進再挖潛,展現提質降耗新作為,為公司提質增效再立新功。(煉鋼廠 焦濤 楊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