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帶著好奇又復雜的心情認真悟讀了《賣油翁》這則寓言故事,正所謂溫故而知新,這次重讀也收獲到了和學生時期完全不一樣的認識,不得不承認,以前的認識確實略微有些淺薄,同時也更加認識到企業領導的用心。這則寓言故事雖簡單,但結合歷年工作實際和自身所見所悟,心中的體會感觸頗多,想分享幾則與大家共勉。
成績是勤勞獲取來的。無論是射箭的“準”,還是賣油翁的“精”,都充分體現了業精于勤的道理,因為所有的技藝精湛,都是經過長期反復的練習實踐積累得出來的,沒有人天生就是領域高手,一切都能自如信手拈來。所謂厚積薄發,從實際工作來說,就是腳踏實地,認真專研業務,最終實現鳳凰涅槃,超越自我,成為崗位能手和行業佼佼者。
謙恭低調是大的智慧。職場生涯與生活中,無論處于什么崗位、級別,都不能自滿,因為它會讓人失去前進的動力,導致“退之千里”,就如射箭者十中八九自認為是頂尖高手,自然而然便會心生孤傲自滿之情,不求前進固守方寸之地。人要不斷明確前進的方向,但也要明白同行業“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有認真對標先進技術,以謙虛謹慎、虛懷若谷的心態全力以赴,方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精心認真是穩定的基礎。干工作、定決策不可盲目自信,要精心布局,認真對待每一個環節,既要有賣油翁的嫻熟穩定,也要秉持持之以恒的信念,除掌握工作的標準和要領以外,還需要反復打磨決策是否可以合理執行。同樣,在基層一線對待安全、質量、生產控制,每一項決策和指令都需再三斟酌才能發出,因為它不光聯系著企業效益,更是關乎生命的價值。
重視團結基層“螺絲釘”。企業中,每一個崗位都有屬于自身特定的意義,無論哪個崗位,那個區域員工,從事本行業多年他們定有自身嫻熟技藝,因此,基層管理工作中,我們要重視每一個員工的價值所在,切勿因小失大。而想要完成一個大的項目,也需要凝聚各方力量,群策群力才能達到共贏的目標。
道德經中提及:“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我想,在當前中華民族“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期,作為企業中的我們切不能浮躁驕奢,以大局之眼光,謀員工之福才是我們孜孜不倦追尋的目標。(軋鋼廠 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