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有一句話是:“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意思是說當事情發展到了極點時,需要去做出改變,這樣才能讓自我立于不敗之地,讓事物發展不受阻礙,這句話是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始源。
《易經》中關于“變”的觀點,我想正是這個視頻所帶來的體會——即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難和逆境,我們需要的不是抱怨和一蹶不振,而是要改變自我思維的桎梏,腳踏實地的去適應事物的發展變化,主動去迎接挑戰,做出改變。這樣才能夠像《誰動了我的奶酪》中的小老鼠一樣,發現奶酪不見了以后馬上去尋找新的奶酪,最終取得成功。
適應改變,做出行動。人生的道路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的,這條長長的人生旅途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變化。變化才是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東西。于其停留在害怕、恐懼、抱怨和迷茫中整日渾渾噩噩,不如像迷宮中頭腦簡單卻行動力極強的小老鼠一樣,發現奶酪不見后立馬就進入到尋找奶酪的迷宮中,沒有絲毫猶豫和遲疑。企業發展也是這樣,在全球市場不斷發展變化的大環境下,市場競爭也愈加激烈,要想基業長青,突出重圍,便需要企業適應改變,大刀闊斧的去做出改變。也需要員工去適應改變,齊心協力,齊頭并進,把本職工作干好,在變化中尋求出路。
腳踏實地,勇于開拓。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項工作是容易的,沒有任何一個偉大的事業不需要付出腳踏實地的努力。《小老鼠們在發現奶酪不見了之后沒有去追問到底是誰動了我的奶酪,為什么對我這么不公平,而是勇于行動,勇于開拓,在迷宮中轉來轉去,去尋找新的機遇,在腳踏實地中迎來希望和曙光。
達爾文說過:適者生存,優勝略汰。這是自然界的規則,也是現代社會的規則。作為一名部門的領導者,我們要在緊跟時代的步伐,主動去適應社會,適應規則,不害怕改變,不恐懼誰動了自己的“奶酪”,追求先進的管理,追求更好的能力,用高水平,嚴要求去管理自己和員工。在工作中變化總是不斷出現,勇敢邁出第一步,摒棄舊觀念,做出改變,不斷學習,勇于探索和開拓,將會發現前路并沒有那么難。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誰動了奶酪不重要,重要的是簡單的看待問題,迅速的采取行動,迎接挑戰,于變局中腳踏實地,勇敢開拓新篇。(軋鋼廠 段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