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小學六年級時,在語文課本上初次學習《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猶記得語文老師語重心長地說道,這篇文章的名字叫《為人民服務》,它的核心主旨闡釋了什么是為人民服務,怎么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的價值標準是什么,它為中國共產黨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團結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奠定了靈魂基礎。那時,正值舞勺之年,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僅能從鏗鏘有力的文章中體會到張思德同志在我黨艱難困苦的條件中堅守平凡崗位,在普通崗位上去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
近期通過黨委中心組集中學習了“老三篇文章”,其中包含《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才回想起來,不覺間距上次學習此文已跨越了十幾個年頭。剛逾而立之年,從家庭現狀改變、求學生涯經歷、社會歷史變遷等各方面見證了國家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不斷取得穩健進步,邁上新征程,不禁感慨良多,對為人民服務有了更充分的理解。
《為人民服務》是1944年9月8日毛澤東主席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的講話,此時正處于抗日戰爭反攻階段,八路軍、新四軍在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下不斷取得勝利,為鞏固和擴大勝利結果,減輕人民群眾負擔,各解放區域普遍開展大生產運動,在此背景下組織安排張思德同志在陜北安塞縣燒炭。1944年9月5日,張思德在陜北山中燒炭,炭窯突然發生崩塌,張思德同志關鍵時刻奮力將隊友推出窯外,自己被埋犧牲。張思德作為中央警備團的一員,在中國革命軍隊即將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階段,牢記人民子弟兵、共產主義革命斗士使命,扎根基層一線為人民服務,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為價值導向,關鍵時候勇敢站出來,保護隊友犧牲自我的品格是高潔、偉大的,反映出中國共產黨大公無私、為民謀福的偉大壯志和奉獻品格。
《為人民服務》中毛澤東主席既以真摯樸實的語言贊頌了張思德同志為民利工作、為民利犧牲平凡而偉大的壯舉,泰山般巍峨的革命精神,又表明中國共產黨隊伍軍民魚水情、血濃于水的政治情懷,“立志泰山、輕看鴻毛”成為中國共產主義革命軍隊團結人民群眾、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的政治法寶。在我看來,張思德作為個體而言是平凡,他是中國革命軍隊中普通而又特殊的一員,既是為廣大人民萬世開太平、為民族謀偉業中的普通一員,又是人民子弟兵堅定理想信念不怕犧牲的特殊載體,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璀璨結晶,鼓舞著中國人民全面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斗志,需要我們世代傳承。
時至今天,“為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被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堅持發展第一要義,帶領人民群眾創造舉世矚目成績,積極向共產主義奮進。“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細數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黨帶領人民群眾克服艱難險阻,謀求幸福從建立新中國,實施工作化建設,創造性進行改革開放,到“兩單一星”、“嫦娥工程”、“北斗璀璨”,從“村村通”到“中國速度”、“832個貧困縣摘帽”、全國抗議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從“洋火”時代到信息化時代,中國共產黨團結人民始終在穩步前進、砥礪奮進,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飄灑向千家萬戶。它不應是時代的代名詞,應是黨群合力的歷史瑰寶,銘刻在中國人的脈搏當中,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火焰!(物流中心 劉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