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檢驗中心原料監督站以“四不傷害月”活動為契機,統籌謀劃、周密部署、細化措施,通過“強管理、重培訓、查隱患”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強管理,責任落實到位
站室結合本崗位工作區域點多面廣的特點和“四不傷害月”活動方案相關要求,細化分解各項工作任務,明確工作目標、責任人、完成時限,列出清單,由專人負責對標對表督促落實,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針對207焦炭篩分、燒結采樣樓等安全管控重點場所,站室實行常態化管理模式,建立關鍵部位管控清單,實行清單化管理,分級負責制,將設備設施運行情況、人員現場標準化作業情況、防護設施完好情況作為日常檢查的重點,確保關鍵崗位、關鍵點受控。
重培訓,提升安全意識
站室開展形勢多樣的培訓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全體人員的操作技能和自我防護意識。班組利用安全活動召開時間邀請班組包聯領導對新《安全生產法》和安全法律法規等內容開展安全宣講活動,提高人員對行業標準和法律法規知識的掌握和了解。利用班前班后會、班組安全活動、安全大講堂等形勢對崗位標準化作業程序、崗位操作規程、一崗三清單等內容進行學習和培訓,確保崗位員工能夠熟練掌握并運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同時,通過開展講員工安全故事、寫員工安全事跡、觀看安全微視頻等特色活動,促使全體人員積極參與到安全管理中來,形成人人重安全、人人要安全、人人會安全的濃厚氛圍。
查隱患,消除安全風險
站室結合崗位所辨識出的風險點管控清單,實行分層級進行管控,對檢查出的問題嚴格落實“四定”原則進行整改。針對廢鋼檢驗人員上下車安全風險大、不確定因素多,自主采購工業內窺鏡,利用PVC塑料管制作拍攝桿,將內窺鏡固定在拍攝桿一端,連接線與手機進行連接。在車輛卸車過程中,確保車輛熄火停穩后,人員站在車輛周圍利用拍攝桿頂部內窺鏡查看車廂內部物料,在手機上便可清楚查看車內物料情況,并隨時拍攝局部照片,避免人員頻繁上下車,大大降低了人員作業時的安全風險和工作強度。同時,細化非常規作業清單,嚴格按照“技術、管理、教育、應急、個體防護措施”五個方面完善站室非常規作業活動風險辨識及控制措施,確保非常規作業各項管控措施受控。此外,嚴格落實好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將安全責任壓實到每次作業中去,確保每名員工心中有標準、作業有規范,自覺抵制三違行為的發生。(計量檢驗中心 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