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國際勞動節這個禮贊勞動者的日子里,無數像楊蕊一樣的安全員用堅守詮釋著責任與擔當。安全員崗位常被貼上“男性主導”“又苦又累”的標簽,但楊蕊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與堅韌,在生產管控中心測量計量作業區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安全篇章。我雖然是一名女性,但是我不想做溫室里的花朵。”她深知重任在肩,“安全無小事,事事要經心”就成了楊蕊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預防為先、責任在肩
作業票看一下。”你們班組“這瓶滅火器馬上到期了,記得及時更換。”一大早,生產管控中心測量計量作業區安全員楊蕊就奔波于各衡器班組,早已練就的“火眼金睛”,專往容易出現安全疏漏的部位盯。
一支筆、一個小本是楊蕊從不離身的“工具”。對于發現的隱患問題,她都用心記錄下來,回來后查標準,對規范,找對策,將每一項隱患整改落到實處。只要有空閑,她就繼續學習安全知識。遇到不懂的地方,便虛心向專業人員請教,日積月累,她熟練地掌握了相關的標準規范、規章制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等知識。
安全員不僅是企業的守護者,更是敏銳的“偵察兵”,在安全檢查工作方面,楊蕊總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反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確保安全隱患不再成為潛在的事故溫床。在一次日?,F場檢查中,她發現班組一名員工對稱臺進行點巡檢時沒有按照規定路線進行點檢,她迅速核實情況,并及時提醒這名員工。“無人值守衡器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上下磅的車輛特別多,不按照規定路線行容易造成車輛傷害事故,后果不堪設想,風險隱患不容小覷。”在楊蕊的教育批評下,這名員工深刻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這不,工作群她艾特大家的消息又來了,請各班組收悉,利用班組會議進行傳達,持之以恒做好電動車安全性能檢查及分區分類停放,規范充電,檢查充電裝置安全性能進、接地裝置是否完備可靠,嚴格查處違規停放充電行為。工作群里經常能看到她對大家發出的工作提醒。
查缺補漏 親切的“貼心人”
為將安全根植于每一位員工的心中,楊蕊在作業區各班組明顯位置張貼安全、消防等宣傳標語,并制定每月安全宣講文件,提升全員安全生產技能,每月考核,通過評比,提升作業區整體安全管理能力,確保各項職責落實100%。楊蕊的“火眼金睛”,就是作業區的第一道屏障,能夠及時排除安全隱患,防患于未然,她把公司和中心安全規范制度落實到每一個行動和細節。
嚴肅歸嚴肅,怎么才能讓大家自覺遵守,楊蕊可是費盡心思。測量作業區里女員工居多,她苦思冥想出把談心對話融入現場安全管理,利用每日例會,班前講話,開展“講安全案例,讓員工談個人安全經歷,安全大家談”之類的活動讓員工說。員工說出了自己的違章案例,員工相互聽著一直隱藏的親身經歷和事故教訓,一次次地受到警示教育。與員工談心,知道了員工在想啥?與員工談心,聽到了員工的安全金點子,大家逐漸轉變思想:“做好安全不是為領導,而是為了自己,發生事故首先受傷害的是自己,員工安全主要靠自己。”與員工談心,讓員工人人眼里有紅線,員工認清安全形勢,樹立紅線意識,這樣談心對話拉近了與員工的距離。
做了安全員后,別人節假日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她卻不能。只要作業區有非常規,她必在現場監督,越是節假日就越要分外警惕。親友們都說:“這干了安全員,就成了六親不認的人。正常工作日找不到你,節假日也看不到人,感覺公司就是你自家的一樣,沾上工作就不放呢”。
安全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一直以來在生產管控中心“嚴監管、狠問責、動真格”的高壓態勢下,楊蕊堅信,“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是實現本質安全的關鍵。她勇于創新,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編制印發了崗位隱患對標口袋書,讓員工能夠直觀地了解隱患排查的方法和要點,帶動廣大員工開展全方位檢查整改,不留死角;采用課堂與現場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班前五分鐘小課堂、現場雙盲演練、趣味應急安全技能比賽等多種形式,激發員工的學習興趣,增強培訓效果;摸索“安全五分鐘思考法”,使“安全生產”植于心、化于行。
在楊蕊的不懈努力下,員工中逐漸形成了“讓安全成為一種習慣”的安全文化,”“安全不是一個人的事,更是全單位每一個職工的事。” 在楊蕊眼里,安全工作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她堅信唯有小心謹慎、堅持不懈,才能見隱患于未萌、止事故于未發。
有人問楊蕊:如果給你重來一次的機會,你是否還會選擇安全這條路?她輕笑出聲,依舊干凈利落地回答了一個字:“是!”(生產管控中心 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