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流中心,提起“小李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小李超是物流中心原料車間的一名設備點檢員,之所以叫他小李超,是便于和中心另一部門年長的一位同名同姓者(我們叫他大李超)相區分。別看他年齡小,大家叫他小李超,在車間的設備管理工作上卻舉足輕重,“神通廣大”!
“嘮嘮叨叨”念細設備基礎管理經
物流中心原料車間所屬區域在公司可謂點多面廣分布散,各色業務樣樣全。應之而生的生產的、安全的、環保的各類設備設施,大的、小的、普通的、特種的、相應的各類設備的專業點檢記錄、日常點檢記錄、生產設備運行記錄、環保設備運行記錄、特種設備運行記錄等等等等,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的基礎臺賬也都必不可少,作用非凡。為減輕員工的臺帳填寫記錄負擔,他逐一核查,多次與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刪繁就簡,既確保要素齊全完整,符合實際,又減少員工業務量,不做無用功。所有基礎臺賬把關修訂后即嚴格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崗位工難免頻繁出錯,他便整天不厭其煩,嘮嘮叨叨的及時糾偏,經過一段時間的嘮叨,崗位臺賬出錯率銳減,基礎臺賬填寫的完整性、規范性得到了相關職能部門的一致好評!
“縫縫補補”織密設備安全環保網
針對目前各料場內堆料擋墻水泥柱體在鏟車頻繁堆取料過程中剮蹭損毀的不安全現狀,他牽頭組織維保人員對所有水泥柱體用角鋼帶鋼焊接保護,為水泥柱穿上堅硬的鎧甲。各料場洗輪機底座噴水框架因車輛頻繁碾壓,時常出現接頭開裂或焊縫脫焊的現象,他組織人員加班加點自制部分底座進行了更換,同時,加強日常檢查,發現有脫焊開裂或損壞的情況,立即及時進行補焊加固。對相關輪罩,防護欄,爬梯,平臺等加強維護保養,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將整個車間區域內各類設備的安全環保網結的密密匝匝,牢不可破。
“拼拼湊湊”結出設備修舊利費果
料場員工的摩托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在料場內因為沒有車棚,經常在露天風吹日曬雨淋。他四處找尋收集廢棄的鋼管、鋼筋并進行加工,搭建了簡易的車棚,為員工干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車間的幾臺打草機因各種原因無法正常使用而被廢棄,他多次拆卸分解后再嘗試復原,摸索設備結構,拆解可用零件,終于拼湊出了兩臺可以正常使用的打草機。廢鋼堆中挑材料,報廢品中湊備件,已成為家常便飯,將修舊利廢發揮得淋漓盡致。
此外,由于初期設計缺陷,沉淀池與洗輪機相隔百余米,造成洗輪機開啟后管道壓力小,出水時間長,嚴重影響清洗效果。為此他在洗輪機東側加裝水箱并在箱體內安裝加壓泵,徹底解決了以上弊病。還有諸如在射需器水箱入水口增添濾網,解決射霧器噴頭頻繁堵塞痼疾等等,諸如此類的小改小革既解決了設備在安全上或使用上的問題又達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事半而功倍的事例不勝枚舉。
恰逢鋼鐵行業寒冬,作為公司的一名普通設備點檢員,小李超同志在本職工作上通過自己的“小改小革”“修舊利費”,積極響應公司的降本增效決策,為公司控虧創效,沖出危機付出了自己應有的力量和智慧。(物流中心 徐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