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前看一下行車鋼絲繩是否完好。”
“焊接作業,記得帶好護目鏡和焊接手套。”
“氣溫較高,設備要勤電機、常通風,確認好室內溫度......”
一遍遍叮囑,一次次檢查。不管春夏秋冬、陰晴雨雪,生產管控中心原料監督作業區安全員張飛始終行走在作業區對員工進行安全叮囑,確保安全排查不少一人、不漏一人。
每天,張飛都隨身攜帶記錄儀,在廠區步行數公里,足跡遍布廠區每個料場,認真測量、仔細檢查每一個風險點,是他的工作常態。在張飛心中,原料質檢容不得半點兒馬虎。無論是復雜多變的廢鋼壓塊抽檢,還是的精準扣雜的水分測算,用行動踐行著入職時的初心與承諾。
他每天巡查衛生治理、隱患整改、標識牌完善、人員SOP標準化作業,在別的同事眼里,那些小違章、小錯誤可以視作“不值一提”,可在他看來“講安全寧可‘小題大做’,憑經驗切莫‘得過且過’”。他“固執”地認為:自己在崗一分鐘,就要負責60秒。他老是對自己默默地說:再多看一眼,同事就能更加安全保險的工作。
“這是一份出力不討好的活,放縱是不負責,嚴抓細管是不留情面。”無論受到怎樣的誤解,張飛始終恪守原則。所以,他經常對一些進入料場不穿反光衣或進入料場不佩戴防塵口罩的同事、工作人員進行嚴厲的處罰。起初同事們背后說他“死腦筋”“倔驢一個”,對他的做法多有不滿。他聽到后,只是微微一笑,并沒有過多的解釋,而是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安全崗位。
平常,張飛始終把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作為重點工作,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錄制視頻課件、制作ppt,并組織作業區成員學習,定期與職工交流探討,將經驗傳授給大家。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工作經驗,他先后編制“廢鋼檢驗標準”、“撕裂機操作規程”、“207遠程過篩”等多個創新項目,為安全生產提供有力支撐。
在工作之余,他依舊不忘充實自己。在他看來,設備運行管理工作除了熟悉必要的標準外,更重要的是必須對設備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所以,從進入工作崗位的那一天起,他像海綿一樣不停汲取著各種知識。通過看書學習、參加技能培訓、實踐中積累摸索、向老同志虛心求教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著自己的知識儲備能力和工作處理能力。
在生產一線,總是能看到張飛邊走邊記的身影,時而檢查重點部位、緊盯關鍵環節,時而糾正現場不安全行為,詳細記錄設備運轉情況、檢查發現問題和職工反映的問題?;氐?/span>值班室,他又開始馬不停蹄地整理資料,用紅筆勾畫,圈重點、列計劃、標時間。每一項工作,他都認真對待,始終以高標準嚴要求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為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生產管控中心 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