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水河畔、定軍山腳下,十里鋼城之中,有這樣一群80、90后的“小戰隊”,他們個個“身經百戰”,負責著漢鋼公司軋鋼廠所有鋼材出入庫的吊裝業務,他們恪盡職守,在平凡的崗位上綻放不平凡的風采,用勤勞為漢鋼高質量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領頭羊”陳巖 率先垂范展作為
“作業前,一定要和地面人員做好安全溝通,不可多人指揮,非常規作業嚴格執行“三必須、五到位”要求……”未見其人就先聽到嚴厲又不失關心的語氣,說話的人正是該廠公輔作業區副作業長陳巖。
陳巖個頭不高,干起工作卻風風火火,每天都是急匆匆地去現場。公輔作業區管理的天車分布在軋鋼廠各個區域,管控點多、面廣,從原料跨到成品庫再到板材區域,有幾臺行車?每臺行車每天的吊運量大概多少?哪臺行車有問題不能作業需要做好協調?在陳巖心里都有一本清晰明了的賬本。大概是因為職業敏銳性的緣故,“火眼金睛”的他總是能找到現場各類安全隱患,哪些人員需要重點管控,哪些區域在日常管理中得多關注,他也心里清清楚楚。
公輔作業區因為工作的特殊性,不僅要管理好正式員工,還得管理好外協人員,這樣無疑在工作方面得多操一份心。3月份高線區域即將復產,停不下來的陳巖便第一時間和外協負責人商討復產事宜,幾點幾分正式過鋼?得安排幾個人到相關區域?人員不夠需要從哪個班組協調?在頻繁地溝通中,他將所有的信息進行科學匯總,并給出人員調配的最優解。
當日工作內容:工班長競聘事宜、抽查工班長“十大紅線”、非常規作業監護、交通安全檢查.......在陳巖的工作筆記本上,“琳瑯滿目”記著各類信息。
“其身正,不令而行。”陳巖常說:“管理就是先管好自己,再管別人。”他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作為領頭羊的他不斷加強自身作風建設,潤物細無聲地影響著員工努力向前。
“排頭兵”宋賀杰 承上啟下架橋梁
微胖、性格沉穩、踏實肯干……在軋鋼廠公輔作業區天車乙班,班長宋賀杰留給大家的印象是少言寡語,但做事雷厲風行,不僅是大家信任他,也對他的工作頗為贊許。
每天的班前會是宋賀杰最看重的時刻,他認為這是“一日之計在于晨”的最好體現,在會上,他會嚴格按照分廠要求“5+7”模式開展,叮囑員工作業前檢查吊具、磁盤,安排好班組的具體工作。
“我們在現場得練就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領,設備是否運行正常,哪條線生產哪種型號的鋼材,堆垛還是裝車,作為執掌行車的我們必須清楚。”宋賀杰擲地有聲地說道。
工作中,宋賀杰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生產節奏快的時候,他會秒變天車工,以熟練的技術游走于方寸之間,在起起落落中將鋼材精準放到固定位置。遇到員工操作存在問題時,他又會第一時間趕至現場,幫助其解決。作為一線的班組長,無論是班組的內部管理,還是現場的故障處理,每一項工作都在他的高標準下完成。在他的帶領下,2024年天車乙班舉全員之力,排查重大隱患5條,一般隱患500余條,成為軋鋼廠基層模范班組。
“咱干就干好,得把工作放在心上,心在工作上。”這幾乎是他每個班后會的結束語。宋賀杰不光這樣說的,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全班員工踐行著。
這是軋鋼廠公輔作業區80余名天車工日常的工作縮影,也是勤勞樸實的漢鋼人日常工作縮影,為了企業發展欣欣向榮,他們肩并肩,團結協作,用自己的點滴行動,把奮斗轉化為一枚枚實干興邦的“軍功章”。(軋鋼廠 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