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一線28年,在數不清的日日夜夜中,他始終堅持擇一事、終一生的初心,用鋼鐵人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精益求精的精神,書寫著人生最美的篇章,他就是漢鋼公司煉鋼廠連鑄作業區作業長王德中。
以學筑“基”,繪制強“技”根本
一路學習,一路成長,他始終堅持勤學提技,書桌上的《電子技術基礎》《連鑄技術與運用》《高效連鑄技術研討論文》等書籍,都是他瘋狂汲取知識的源頭。他常說:“不會咱就學,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才能掌握更多的技術。”正是這股子“瘋”勁兒,使他不斷突破自我,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為了快速熟悉板坯連鑄澆注工藝,他每天第一個到達生產現場,鉆研每一臺設備及部件的作用,牽頭編制了《板坯連鑄熱換中包方案》和《中包熱換SOP作業程序》,成功解決了板坯投產以來,板坯連鑄機中包僅能單一澆次澆注的生產瓶頸,使板坯連鑄生產能力進入穩產、高產的新階段。
同時,他將培訓課堂搬到生產一線,采用“線上+線下”“理論+實踐”的培訓模式,對《崗位安全操作規程》《連鑄標準化作業程序》《工貿企業重大安全隱患判定標準》等內容進行全方面培訓,切實讓員工在安全技能提升和日常操作上得到快速提升,此外,他厚植人才培養沃土,大力推行“傳幫帶”“師帶徒”等助學幫學的培養模式,進一步建強后備人才隊伍力量。
履職在“勤”,夯實盡責基石
工作中,他堅持“勤”字為基。連鑄機每一次開機、快換,他都提前到達現場,對結晶器、油缸液壓、輸送輥道、推鋼機等設備狀況進行逐一檢查,從開澆前的中包掃絮流,到鋼水流準確無誤地注入結晶器,他堅持全過程盯控,“有他在,大家就有了主心骨”中包工苗強講道。停機定修時,無論是大包回轉臺維修,還是清理氧化渣,都有他的身影,他說:“工作要干好,眼里就要有活兒。”作為一名管理人員,就應該要敢擔當、勇作為。
沒有日常娛樂,放棄休息時間,在天還是漆黑一片時,他就已經到了生產現場,當萬家燈火點亮了秦巴山間的小縣城時,他還在生產現場。有人問他哪里來的這么大的勁頭時,他笑著說:“連鑄的工作我已經干了近三十年,在崗位上我才能找到自我,內心才能更踏實。”在他的潛移默化影響下,勤勉盡責、擔當作為的氛圍在作業區蔚然成風。
降本在“實”,爭做降耗“達人”
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他緊盯“全系統提質增效,全方位追趕超越”目標,對降本增效工作重點進行細化梳理,不斷挖掘降本新活力。牽頭實施了“矯前輥加冷卻水提升輥子使用壽命、自動加渣硬管加長及彎管加厚、板坯負公差范圍控制”等多項技術改造,并結合生產情況提出“中包負壓烘烤”“大包注余”“中包注余”等多個金點子項目,年累計降本100余萬元。
他以“修舊利廢”為抓手,堅持拆卸報廢機件時收回一些可二次使用的零件,有效節約備品備件報廢、更換等維修消耗成本。同時,他組織全員學習《降本增效管理辦法》《降本增效明白卡》等內容,引導全員樹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形成人人懂降本、處處能降本、時時講成本的工作氛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他憑借滿腔的熱情和對連鑄工作的熱愛,把炙熱的鋼水澆鑄成火紅的鋼坯,用飛舞的鋼花匯集成絢麗多彩的人生。(煉鋼廠 薛生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