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軍裝,他是保家衛國的軍人,披上工裝,他是堅毅剛強的鋼鐵人。陳永錄,一名退伍軍人“變裝”的鋼鐵戰士,他扎根生產一線十多年,兢兢業業,甘于付出,用行動詮釋了退伍不褪色的老兵魅力。
投身鋼鐵,吹響沖鋒號
走出軍營的陳永錄,恰逢漢鋼公司建設初期,他便毅然決然地投入到鋼鐵行業中。在被派到龍鋼學習期間,他從零開始,既干好了手頭工作,又利用業余時間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武裝自己,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他終于出色地完成了從一名退伍軍人到崗位能手的轉變。因為崗位技能高、協調能力強,同事們都熱情地叫他“陳大拿”。在崗期間,陳永錄永遠沒有“不可能、不會、干不了”的難題,他經常說:“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通過與同事的共同努力,諸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他還積極為連鑄車間降本增效工作建言獻策,極大地提高了連鑄生產效率。在陳永錄的認知里,無論是一名軍人,還是一名鋼鐵工人,都需要時刻奏響沖鋒的號角。
學無止境,退伍不退志
對于曾經拿著鋼槍,站在祖國邊防的陳永錄來說,對鋼鐵行業的認知是一片空白,他便對工作中的疑惑一一記錄下來,積極請教工班長,不斷熟知了連鑄工藝流程和大包工,中包工操作要領。工作之余他還常與老師傅、專業人員學習理論知識,并把這些知識與自己的工作結合起來,悟出了一套自己獨有的操作秘訣。嘗到“甜頭”后的他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凡是技能培訓和業務培訓他總是積極參與,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同時,還通過自身的努力,成功并考取了特種作業證。“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調入精整班后不長時間,陳永錄便成了精整班組的業務能手,對于同事們的夸贊,他只是笑著說:“不會咱就學,學會了就努力干好,這沒什么可驕傲的。”
穩扎穩打,初心永不忘
接班半小時后測定重,定尺,測量鋼坯必須放置四小時以上,精準把控鋼坯工藝尺、定重……對于這樣的工作要求,陳永錄穩扎穩打,堅持高質量完成每一項工作要求。他說:“這是生產車間確保生產穩定順行,保證鋼坯合格率的重要手段,自然要慎之又慎。”一把卷尺,一柄測重儀就是他班中的戰斗工具,接班后,他便將秤小心翼翼推到推鋼機旁的指定位置,卸下鋼坯吊具后再將秤穩穩掛好,認真測量每一夾鋼坯的重量,鋼坯冷卻再拿出卷尺,認真測量好定尺,若是定重和定尺出現異常情況,他便立即將測量結果及時反饋工長,在他的嚴格把關下,連鑄車間鋼坯合格率一直都保持在99.7%以上,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煉鋼廠 白浩斯額爾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