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閃爍、鋼花飛舞……一面煉鋼鏡,一身阻燃服,漢鋼公司煉鋼廠煉鋼工陳磊用18年的青春,練就一身過硬本領,成為一名響當當的“鋼鐵工匠”。從初級工歷練成長為煉鋼工高級技師,他用愛崗敬業、實干擔當,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打拼出一條奮斗的青春之路。
圍繞目標同成長,他有“凝聚力”
18歲風華正茂的年紀,陳磊成為了一名鋼鐵工人,懵懵懂懂地跟著師傅們在轉爐爐前測溫、取樣、備料……面對爐前的高溫環境和工作狀況,他想過放棄,但在家人和師傅們的開導和鼓勵下,他選擇了堅持。自此,他鼓足干勁、善思善學,逐漸從一名爐前工成長為優秀的煉鋼工長。為了提升班組成員的煉鋼水平,他扎實落實師帶徒工作,制定詳細的安全培訓和設備工藝培訓計劃,通過“理論+現場實操”快速提高每位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崗位操作技能。他經常與新工談心了解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利用休假時間為新工們講解設備知識、操作模式、槍位控制以及生產過程注意事項,并在生產實踐中不斷指導、優化操作。在他的悉心教導下,已培養出煉鋼工3名、搖爐工5名,為公司人才隊伍建設貢獻了力量。
面對挑戰敢碰硬,他有“戰斗力”
鋼水冶煉要面對上百度的高溫,一年四季都要穿著厚重的阻燃服,衣服常常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但他毫無怨言。轉爐倒爐硫指標波動較大的現狀,陳磊及時查找分析原因,將鐵水質量劃分為三類,總結出轉爐倒爐硫高判斷標準,應急處置措施及注意事項,并將這一方法在全車間進行推廣使用,倒爐硫合格率提升了40%以上。
勤學多思解難題,他有“創新力”
降低鋼鐵料消耗,是煉鋼廠降本增效的重要指標。陳磊通過對少渣冶煉技術的學習和研究,與車間技術人員現場實踐分析,總結出了一套120噸轉爐少渣冶煉工藝與實踐操作法并率先推行,大幅度降低了熔劑消耗和廢渣排放量,減輕了人員勞動強度,提高了金屬收得率。針對鐵水硅和溫度變化大易造成轉爐噴濺問題,他從濺渣操作就開始了解下一爐鐵水成分和溫度情況,并結合廢鋼變化及時調整第一批渣料的加入種類和數量,保證整個冶煉過程均勻升溫化好渣,通過堅持每班班前對爐況的觀察和槍頭侵蝕情況的確認,準確控制槍位,有效杜絕了轉爐大噴現象。
在多年的工作學習過程中,陳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操作風格,也在生產指標上取得了優異成績,更是得到了同事們的肯定。近年來他還先后撰寫了《轉爐預防C、Si、Mn、P、S元素廢品控制措施》《120噸轉爐留渣操作工藝與實踐》等多篇論文。多年的摸爬滾打中,陳磊也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帶領班組不斷攻堅克難,他先后榮獲陜西省機械冶金建材系統“技術標兵”、陜鋼集團“崗位建功能手”、陜煤班組長綜合素質培訓“優秀學員”等多項榮譽。(漢鋼公司 劉超 李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