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運動每天走2萬多步是什么概念?按正常人一步0.5米算,走2萬步相當于走了10公里。然而,在燒結廠員工日行步數里,2萬步不足為奇。這些數字的背后,是堅守,是責任。
走在“巡檢”的路上
清理G201#帶機頭下料口、1#管帶機機頭下料口是燒結廠供料線停機檢修中最苦最累的活,也直接影響著交付檢修進度,責任重大。配布料班長張懷平打開微信運動一看,截止到現在11:20分,他的步數已達22985步,他笑著說:“別人的步數是旅游走出來的,而我們的步數是在崗位上走出來的!”
檢修“戰役”再一次打響,2萬步就是他的常態,那是一步一個腳印,在一線走出來的檢修數據。檢修恰逢當班,他積極利用檢修間隙帶領班組人員清掃托輥支架上的浮灰、清理皮帶機下的積料、治理設備死角衛生,更換已壞的托輥、護幫皮子……他來回奔跑在皮帶通廊,直到下班,微信運動步數早已占領了封面。
走在“嘮叨”的路上
“安全措施落實了嗎?檢修人員資質檢查了嗎?個人防護用品穿戴齊全嗎?”
“這項作業是有限空間作業,一定要核對好檢修作業票和施工方案,確保萬無一失。”
早上6:30,運行車間安全員唐瑤到崗后,便開始盤點當天的工作計劃,其實早在上班路上,這些工作在他腦海中已經預演一遍了,所以安排起來得心應手。辦公桌上,高處作業安全許可證、動火作業安全許可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許可證……各種文件分類存放,整齊有序,
梳理派工單、查看缺陷進度、接打電話溝通工作,每天的工作看似簡單重復,卻最考驗他的認真和細心,大到一個系統,小到一個閥門,他都要去現場親自確認。“老唐,這趟過來準備查什么?”堆取料司機任云飛今天已經是第4次看見唐瑤走現場了,對唐瑤而言,微信步數就是他的“定心丸”,步數多了,現場轉得勤了,他就放心了。
各類檢修方案,幾十張派工單,上百條安全管控措施,如何高效有序地開展工作?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不等不靠”。這是他的工作原則。
走在“確認”的路上
“劉奇你看,現在咱倆的微信步數差不多都是12000步,等會清理完皮帶通廊里的積料,至少得有2萬步了。”劉旌浩邊說邊笑嘻嘻地拿起工器具準備出發。
兩人組合是最小的隊伍。劉旌浩和劉奇是負責1#、2#管帶機的崗位工,檢修停機后,他們對照著工作清單一項一項推進檢修任務。為做好皮帶下物料清理,他們來回奔跑在1#、2#管帶機之間,1300多米、1800多米的1#、2#管帶機是中和料場重要設備之一,加之現場地形復雜,從機頭到機尾走一圈大概需要30分鐘,無論何時走到現場,總能看到他們步履匆匆。
為全力奮戰檢修,一個個忙碌的身影,讓我們肅然起敬,一個個個無言的縮影,讓我們頻頻感動。他們用腳步駐守現場,用責任守護安全,用每一步微信運動詮釋責任擔當。(燒結廠 張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