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很平凡,工作重復而單調,但他們又不平凡,他們都是經過嚴格訓練和考試,取得操作證書的特殊工種。他們很冷漠,鮮少與人交流,但他們又很熱情,對指揮人員發出的信號,迅速回應配合。他們就是漢鋼公司中厚板廠的天車工。
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翟亞濤
“穩鉤,穩鉤,小車向東走。”
當在板坯庫天車下見到翟亞濤時,他正在給精整車間員工培訓遙控天車操作技巧?,F場正進行鐵通繞行穿立桿定點實操考試,氣氛緊張而激烈。大家都很納悶,剛才在翟老師的操作下,掛鉤下的鐵桶十分“聽話”,行云流水般地穿過4個定點桿,最后穩穩地回到終點圓圈內,但自己操作起來,卻又不是那么回事。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個90后的青年,開始踏上天車崗位時,也穩不好“吊鉤”,經過不斷努力、不斷總結、不斷提高業務技術水平,才有今天的看似輕松而快速的繞鉤操作。
“你好,成品庫這邊有吊裝作業,麻煩安排人員。”
“好的,馬上安排!”
作為一名管理者,他剛柔并濟,要求交接班嚴格認真檢查設備的安全狀態,排查各項隱患,牢記“十不吊”,時刻進行安全提醒,增強員工責任心以及安全意識。他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在他的帶領下,中厚板天車車間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各項工作穩步進行。
把天車當“藝術”開——吳應剛
在天車工中吳應剛年齡稍大一些,進入漢鋼公司前,他已在其他公司開了2年行車,在聽說家鄉附近新建鋼廠,缺技術人員后,他毅然辭去外地高薪工作,回到家鄉,支持家鄉建設。對于開天車,他感覺更像一門藝術,平穩、靈活、精準,是手、腳、眼的完美配合。
“吊運如同端一碗水一樣,精確而穩當地運到目的地。”吳應剛說。在裝卸師傅們眼里,他是一個高效而優秀的天車工,大家都愛找他吊裝。在大家眼里,他積極樂觀,中厚板廠新成立不久,大家都是從其他單位抽過來的,有些會有一些情緒,吳應剛化身大哥,耐心開導,幫助解開心結,后又化身師傅,毫無保留的傳授技術和經驗,幫助徒弟們在最短時間內學成,彌補天車工人員緊缺,為中厚板廠全面投產添磚加瓦。
從徒弟到師傅——景鵬軍
成為天車工時,工作將禁錮在約1平方米的空間,生活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復。他開始并不樂意,跟隨師傅學習一段時間后,慢慢便愛上天車。因成品庫還處于設備安裝階段,他的日常工作是吊運設備、輔助裝卸,設備普遍比較小而精密。
“景鵬軍很有天賦,也很認真,當其他徒弟學了很久,吊鉤還搖擺的很厲害,他卻能讓貨物穩穩吊到目的地;其他徒弟還處于左手操作前進,便忘記右手的升降時,他已能左右手同時操作”。這是師傅吳應剛對他的評價。
他還是一次性通過考試,取得特種設備操作證的人。能獨立操作,加上鉤穩好,工作認真負責,有電氣點檢經驗,他還帶上了“新徒弟”,將經驗教訓傾囊傳授。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勤學苦練,天車工們安全高效地完成設備的吊運、夾紅坯、吊坯頭、堆垛裝車等。在平凡的崗位上,他們腳踏實地、堅持不懈,默默地工作,有著別樣的風采。他們用對工作的熱愛,為漢鋼公司更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厚板廠 肖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