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堅守在天車維修一線,十二年里,他一步一個腳印,從懵懂的大學生成長為天車維修管理技術骨干,他用汗水詮釋了擔當,用平凡造就了不凡,他就是煉鋼廠天車維修主管惠超。
“已經十二年了,好快啊。”自大學畢業進入漢鋼公司煉鋼廠他就一投扎進天車維修工作,十二年來每個工作日都要上三十多米高的各個天車進行點檢及故障處理,確保天車設備穩定運行。經常在高空作業,以至于他的兒子經常說:“我的爸爸是會飛的超人。”
一直身處一線的他深知特種設備的重要性,自己必須要有過硬的設備點檢技術,熟練處理設備各類問題的能力和高度的工作責任心,才能保證快節奏生產的需要。為了切實提高自身業務技術素質,進廠之初,他虛心向師傅們請教設備點檢維護技能,工作之余全面系統學習PLC模板硬件的安裝,軟件程序的編寫、修改,信號的設置連接、設備的構造、運行原理、點檢要領、故障處理等理論知識。實際工作中為了更好的鍛煉自己,進一步提高動手能力,平時累活、重活、難活都搶著干,2011年煉鋼投產前天車設備調試過程中,他一會兒跑現場檢查設備,一會跑電氣室調試參數,汗水一滴滴打濕了工作服,他也全然不顧。正是這十二年的礪練,他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使他對生產線每一臺天車設備都了如指掌,能夠精準地判斷出天車運行狀況,根據點檢結果,按輕重緩急安排定修,做好對設備運行質量的預知預控工作,降低設備故障,提高設備運行效率,保障生產。
勇創新,巧改造,傳經驗,降低設備故障率。“創新不是口號,創新來源于對工作精益求精的求。”這是惠超鉆研和解決現場問題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自分廠開展自主改善項目活動以來,惠超就立足崗位深入鉆钘設備,每月積極提交自主改善項目不少于兩項。他設計的滑輪片防出槽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降低維修人員更換鋼絲繩及滑輪勞動強度,杜絕鋼絲繩出槽事故的發生,每年可節省材料備件費用上萬元。針對冶金天車智能化改造需求,他帶領天車維修班組參加了天車鋼絲繩在線檢測系統改造,從設備選型、控制方式、機械結構、智能運維等幾個維度進行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議,為天車鋼絲繩在線檢測系統升級改造項目及天車智能化運維平臺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這樣不僅提升設備本質安全管理解決了鋼絲繩斷絲隱患、材料浪費、檢測效率低等矛盾,更實現了“安全、節約、高效”的管理目標,使鋼絲繩始終處于安全受控狀態,從根本上杜絕隱患,確保安全生產。
奮斗者志存高遠,不因平凡而不屑,不因艱難而退縮?;莩泄そ尘?,心無旁騖、敬業鉆研,用執著奮斗實現自我價值,用青春熱血詮釋初心與使命。(煉鋼廠 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