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各個崗位做好互保聯保,把安全放到第一位。”煉鐵廠1#爐工長吳江正部署當班工作。這也是他在生產一線堅守的第十個年頭,一路辛苦一路歡歌,他與1#高爐的故事就是千萬煉鐵人的寫照。
操作高爐的秘訣 眼勤手勤腳勤腦勤
冶金專業的吳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爐前工開始,踏踏實實,不懂就向爐前班里的老師傅們學習,衣服汗濕了吹干再穿,臉上涂花了洗一把再干,快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高爐值班工長。技術比武、技能大賽,吳江積極參與,在對比中找差距,工藝技術日益嫻熟精進,他的成績獲得了同事的稱贊。他潛心學習高爐操作工藝和設備,不斷提高自己對滿負荷下生產工程質量把控、安全隱患排查、設備故障處理的業務水平。通過多年實踐經驗總結,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爐溫趨勢判斷方法,能夠準確目測出生鐵中硅硫含量和爐渣堿度值,并能夠根據爐況走勢超前判斷和調劑爐溫。特別在煉鐵廠提煤降焦、提質增效以來,面對新標準、新要求、新形式,他帶領班組成員,認真分析生產影響因素,不斷拓展思路、摸索經驗、迎難而上,從優化工序到質量管控,事必躬親,大幅度地提高了班組成員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工段管理的秘訣 關鍵少數帶動多數
吳江所在的丁工段重視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推行多勞多酬,實現績效分配透明制,注重職工實踐操作和技能提升,積極開展工段崗位競聘、職工技能大賽、安全知識競賽等活動,激發廣大職工學知識、練技能、強本領的熱情,提高廣大職工業務技術水平。在他的帶領下,丁工段人才濟濟,工段職工積極參加分廠、公司技術比武大賽,勞動競賽等活動,薛強、劉士伯等職工獲得公司各大獎項20余項,在工段內部營造學比趕超的濃厚氛圍。他所在工段,嚴格落實三級點檢制度,嚴格執行SOP標準化操作、安全操作規程,確保安全作業、安全生產。隨著降本工作的持續深入,他知道要帶動更多的職工,在丁工段內部,以《修舊利廢管理辦法》為綱,鼓勵職工變廢為寶,按照工藝要求、質量標準翻新加工,使廢舊設備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并對工段橫班水消耗、電耗、煤氣消耗、壓縮空氣消耗、備件油料消耗等嚴抓嚴控,不斷優化工藝操作,通過明確目標、細化措施、剛性考核,在運行過程中查漏洞、補短板,提升生產經營控制水平。
新常態下浪淘沙,鉆研創新才能破難題
在當前的市場形勢下,吳江深知自己不能踏步不前,在爐況穩定的前提下,他致力于挖掘高爐工藝、設備上潛能實現降本增效的新突破。1#高爐爐身中部冷卻設備頻繁破損,為了弄清楚其中原因,他開始關注高爐長壽問題,并大量閱讀書籍、期刊儲備理論知識。日常工作中收集大量數據形成資料,從高爐長壽設計、耐材選擇、砌筑質量、冷卻設備結構形式、技術參數、原燃料、工藝操作、有害元素富集、信息化監測、含鈦礦護爐等多個層面研究分析,《高爐煉鐵工藝的優化與發展趨勢研究》《高爐送風系統局部高溫應急降溫裝置》,吳江持續在高平臺發表論文,《鐵口泥套修復裝置》《一種在線快速延長高爐開口機鉆桿的裝置》實用性專利頻出,他提出的1#高爐冷卻壁U型水管改造、渣處理噴淋水改、西場沖渣溝粒化頭改造等項目,既保障了高爐生產運行,又減輕了員工勞動強度,均取得較好效果。
如果要問他,多少次白加黑、5+2,他說不清;如果要問他,多年來,他帶過多少大學生,將多少“門外漢”培養成業務能手,他也記不清。他說得清的是哪道工序還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他記得清的是工段哪位職工需要幫助。征途漫漫、惟有奮斗。他將繼續以企為家、創新實干,與陜鋼共成長,與時代齊奮進。(煉鐵廠 崔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