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力能源中心,有這么一群“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員工,他們挖掘創效節支新潛能,不斷結出降本增效豐碩成果。
再改改,“模范生”王輝有思路
“學,是為了更好的用,學以致用優化水系統,不斷降低綜合水成本”這是王輝對自己的鞭策。一支筆、一個筆記本、一身工作服,是他的標配,面對環保系統的再提升、再循環,他從“設想、設計、實現”蹚出了一條創新之路。
王輝總能在實現噸鋼耗新水指標新突破跳出“套路”,直指問題的根本,牢牢抓住成本這個“牛鼻子”。不定期開展水樣交叉抽檢,實時調控系統加藥量及循環水濃縮倍數,結合生產計劃,酸堿清洗超濾、反滲透裝置,將陶氏膜使用壽命延長2年,從而提高供水水質,增加回用水使用量。
為將雨水應收盡收,他多次現場勘察、因地制宜設計中和料場雨水回收、直配庫提升泵站、成品庫提升泵站、污水泵站等項目,累計回收雨水103萬m³,節約新水成本約148.3萬余元。
必須省,“高材生”馬浩有措施
班長馬浩拿著扳手,一個個緊固水泵盤根,又轉身蹲下疏通排水溝淤泥,他認真專注地干著工作,絲毫沒有察覺到一旁的筆者。
他堅持每天念好細節“降本經”,從機旁備件的申報管理到關鍵設備的避逢就谷運行,再到系統的日常維護和重大檢修,他都把成本放在首位,根據綜合指標倒逼工序能耗,嚴格執行目標成本和定額管理制度,做到生產動態分析、厘清班組成本思路,使各工序成本達到“瘦”身效果,拓寬提質增效空間。
平衡管網壓力、減量減泵、氣水聯合反沖洗、更換PP棉濾芯......他都打了一場“硬仗”。聽說,他每次加油完后必須把油桶內壁殘余的積油清理干凈,確保把每一滴油都用在刀刃上,為降本增效貢獻“大”力量。
“大錢小錢要一起省,雖然工作量增大,但深知集中管理、分級核算的重要性,就必須努力干,往前沖”。語言雖樸實,卻處處彰顯著馬浩對降本增效的堅定決心。
看我的,“小創客”湯斌有絕招
走進檢修工棚,小到工作臺、貨架、操作箱防汛車、工具柜,大到電機底座、潛污泵都能看到維修鉗工湯斌的自制痕跡,他會根據設備的型號進行分類標識拆卸,通過焊、磨、鉆、銑等深加工,讓報廢備件重新“煥發生命”,也為日常的設備故障處理奠定了基礎。
湯斌算的上自學成才的“土專家”,迄今為止,經過他和同事們修復重新使用的備件高達56余件,僅高壓泵軸承加工維修安裝這一項,就節約備件成本近30萬元,“修”出的價值效益,為中心成本指標的持續降低貢獻了力量。
降成本、增效益、節支出......他們將在這場充滿挑戰的賽道上跑出更好的成績。(動力能源中心 郭超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