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始終堅守初心,憑借過硬的技術水平和先進的創效理念,實現了創效創譽雙豐收;他,注重車間管理創新和設備技術創效,堅持以干促攬。工作11年來,無論是從事技術工作,還是組織協調工作,他都能交出一份可靠的“答卷”。
他,就是燒結廠維修車間主任李文雅,從技藝生疏的“后生”,蛻變為優秀的基層管理者,全憑那股不怕苦、不服輸的闖勁。
迎難而上,謀定而動
“這事沒得商量,辦不了也得辦。”2021年底,剛任命維修車間主任的李文雅,面對燒結現場線長面寬點多、電氣團隊配置不齊等諸多難題,制定了“電鉗一體化”的人才培養理念,多渠道為青年員工提供學習平臺,鼓勵在崗鉗工報取“電工特種作業”證書。
一份責任,十分落實。為了打造車間特色,李文雅主動提出“以幫帶扶”工作制,要求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參與其中,帶徒弟、教經驗、傳技能。正因如此,我們在生產區域總能看到管理干部帶頭干、師傅帶著徒弟干的熱鬧畫面。
“現場的改造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將現場改造做出成績,就要持續不斷觀察改造后的效果。”他帶領著維修團隊過關斬將“斬妖除魔”,著實下了一番苦功夫。
“立規矩、強落實、見效益”是他對車間管理的基本要求。
“組織信任、群眾認可,就是我干事創業的初心。”李文雅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車間主任的責任和擔當。
降本增效,探索求新
“原熱水箱主要通過華富低壓蒸汽對其升溫,低壓蒸汽每日要消耗90t左右,單價是34元/t,每年成本費用就要110萬元左右,這么虧本的事咱可不能干。”李文雅得知潛虧情況后,打起了降本“算盤”。
“那么,如何利用環冷機中高溫段余熱將熱水箱水溫提升至90℃以上,滿足生產需求的同時又提升混合料溫度?”他又一次陷入了沉思。隨即,他帶領多名設備人員深入環冷機勘察、測量、收集數據。
考慮到環冷機停機后內部仍有約40℃的余溫,加上內部空間有限,只能將部分材料在室外預制。經過四天三夜的奮戰,他們團隊終于克服了這項難題。先后進行了300多米的管道轉運、拼接、碰口、焊接……在環冷罩的高溫段,敷設約300米長的S型DN65不銹鋼管道,形成導熱裝置,將循環水通入其中,當循環水沿管道流通時,環冷罩中熱能會對管道進行升溫加熱,從而減少低壓蒸汽用量,該項目每年可節約成本費用約100萬元,經濟效益顯著。
“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不打無把握之仗。”這是李文雅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事前謀劃、事中嚴控、事后總結提煉,有力保障了降本項目高效履約。
李文雅與他的團隊始終以奮進的姿態躬身實干,以攻堅克難的精神破解難題,以爭創一流的勁頭走在前列。一個月前,在分廠“降本增效我先行”活動中,他認領工作最多,創效金額最大,獲得了降本增效“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一項項榮譽,一個個創效成果是他管理水平的最好詮釋,一顆匠心,渲染著美麗鋼城的青綠山水。(燒結廠 雷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