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鋼城,綠意盎然,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他們立足崗位,守護頭頂的藍天白云,用實際行動,讓綠色環保成為“十里鋼城”最亮麗的“名片”。
環保“戰線”的排頭兵
早上7點運行車間設備員莊兵來到現場后,帶好測溫儀、測振儀、聽針這些標配,觀察除塵風機運行狀況,從數據判斷風機有無異常,查看氣力輸灰曲線圖、濾袋壓差變化、反吹運行周期、刮板機輸送位置等運轉情況,爬上高度30米的除塵器頂部查看除塵器工作狀態、與相關人員共同研討問題吸塵點的解決方案……“向虎,轉運站除塵風機潤滑油位不夠,趕緊安排人員添加新油”“礦槽南除塵刮板機漏灰,馬上處理”對于檢查出的問題他第一時間通知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自來到運行車間后,莊兵始終沒閑著,一心只想著讓除塵設備運轉到最佳效果,面對無數次挑戰,他認為做細、做好、做透才能不斷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這也正是他喜愛環保工作的原因。
敢啃硬骨頭的“技術控”
除塵器運行狀況是否良好,判斷標準就在于其工藝參數是否在合理范圍內,看似簡單,實則任重道遠,作為環保管理最核心的關鍵崗位,煉鐵廠7臺除塵器的在線數據不下千種,令許多男同事都畏首畏尾。“干好工作,只有滿腔熱情不夠,還要有科學的態度,要做就做一名知識型、創新型的新時代工人。” 何麗英說道。
“班長,你看,1#礦槽除塵電機后軸溫度,與上小時相比,上升了3度,但其它時段平均升溫也才0.5度左右,屬于斜率突然上升,我判斷鋰基酯將呼吸孔堵住了。”她每天都會嚴格按照點檢標準巡查設備、治理現場、配合維保處理設備問題,以防止環保設備出現任何故障。看,她正在雙眼緊盯電腦,左手點著鼠標,右手記錄著數據,反復的與上一小時數據做著對比,不放過任何一個隱患。
治虧創效的“多面手”
“小龍,你趕緊過來看一下吧,噴吹閥又不動作了”兩人查氣源、檢電路,確定是因壓縮氣里水分較多導致閥內腐蝕造成的故障,于是一人頂、一人橇,拆卸閥體將生銹的部件除銹,潤滑,再進行安裝。
除塵工湯凡看起來有些靦腆,但干起工作來卻立馬像換了個人似的,不僅做事麻利,而且還經常能想出許多新點子,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善于將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與現有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做到學中做,做中學,不斷琢磨的他從設備運行狀況、放灰頻次等主要數據進行分析,通過“加強反吹頻次、風門開度調整、增加吸灰點”等措施,使布袋破損率大大降低,且電耗減少,除塵效果明顯改善,用實際行動踐行“提質增效”。(煉鐵廠 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