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麗,原料化驗室一名普通的分析工,瘦且個子不高,進廠前和愛人在外地做過餐飲生意,吃苦能干,干活有條理。別看她廋弱,干起工作絲毫不馬虎,好像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她出的每個數據每次都經過反復確認無誤后才發送,問題數據經常加班復檢了才肯回家。
檢化驗設備關鍵參數,她知道最多
煤焦揮發分的分析對坩堝質量有一定要求,坩堝重量過大,堝壁就會變厚,樣品減少量無法準確代表煤焦樣品的揮發分。每次輪她分析煤焦,她總會對坩堝質量進行稱量,并按照馬弗爐爐膛溫度規律,對坩堝架的坩堝進行前輕后重的排列后再進行稱量。由于實驗室是單人承擔煤焦分析的五個項目 ,所以經常會導致灼燒揮發分與稱量其它樣品時間重疊,但每次只要輪到她分析煤焦,這七分鐘她定是一刻會不離開高溫室,即使夏天40多度的高溫,也不曾離去,全程觀察溫度變化,當溫度不能滿足分析要求時,她總會第一時間告知班組,以方便班組調整電流電壓,確保馬弗爐溫度控制滿足實驗要求。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有心”的員工,數據的準確性得以高標準保證。
化學反應的異?,F象,她關注最多
滴定分析的終點判斷決定分析結果的準確性,但終點是否清晰好觀察,受每種藥品的影響,有時一種藥品的濃度變化或藥品受污染就會導致終點顏色不穩定,不同人員判定終點不一致,就會造成結果分析不穩定。但只要是她分析,遇有問題都會反饋,安排她更換藥品或調整用量,分析標準樣品驗證試驗過程,這些別的化驗員認為很麻煩的事情,她都會細心去完成。滴定管管尖稍有堵塞時,她會想各種辦法進行疏通,絕不會將問題留給下一班。時常還會分享給其他人一些實驗過程的控制技巧,或實驗數據不穩定時容易出錯的現象,堪稱班組管控質量的“火眼金睛”。
試樣分析工藝操作難題,她辦法最多
前期受疫情影響,實驗室浸蝕嚴重的鉑金坩堝不能得到及時修復,因此就可能造成熒光熔片冷卻成片時樣品發生炸裂,影響樣品分析速度。面對這個難題,馬文麗認真觀察坩堝冷卻成片的過程,發現在樣片脫離坩堝的瞬間,由于溫差過大,樣品炸裂的機率非常高,因此,能不能通過減慢樣片與坩堝的剝離速度降低樣品的炸裂頻率成為了她研究的主要目標,經過不斷試驗,終于成功減緩了樣品冷卻速度,降低甚至消除了炸裂概率,這個變化讓她歡呼雀躍,激動的她將這一經驗分享給同崗位的員工。大家紛紛對她豎起了大拇指,由衷地夸她:“老馬就是辦法多!”(計量檢驗中心 張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