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娃不錯,工作上心,能吃苦,人實在,腦子也聰明,時常還會想出些小技小改為公司降低生產成本。”在動力能源中心,提起“降本達人”張海濤,很多人都會對這個小伙子豎起大拇指,對他兢兢業業,十年如一日的煤氣生涯贊嘆不已。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海濤來自關中平原上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憨厚樸實的他第一次參加工作,便被安排到了動力能源中心,成為一名煤氣防護巡檢工,從此便與煤氣結下了不解之緣。
海濤因為只有大專學歷,所學專業與煤氣作業也沒多大聯系,所以走上崗位后他就抓緊一切可利用時間,從零學起,從最基礎的東西學起,努力提升專業技能,以適應崗位的需要。公司建設初期,每天天不亮他就跑到施工現場,跟老師傅、施工技術員學習煤氣設備設施安全技術管理要求,系統工藝流程,晚上下班就上網查資料,學習煤氣安全管理基礎知識,以及各類煤氣設備設施結構、操作、維護保養知識,一個模塊一個模塊過,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學,常常為了搞懂一個問題廢寢忘食。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系統竣工時他已完全掌握了各類設備設施的性能、參數,工藝技術等重要數據,據了解,系統試運行期間經他之口提出來的現場改善意見多達30余條,為系統后期的安全運行提供了基礎保證。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張海濤由于工作能力出眾,被車間管理人員委以重任,擔任空壓放散班班長。該班組不僅要負責全公司壓縮空氣制備工作,還要負責高爐煤氣放散塔的運行管理工作,設備多,任務重,張海濤在工作期間勤勤懇懇、從不懈怠。
他不僅按時完成了車間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還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記得他剛到空壓放散班時,發現空壓機正常運行狀態下和待機狀態下,電能消耗差距非常大,于是便在確保管網壓力正常的情況下,通過嚴格控制待機時間實現了每周節省電費6820元的好成績;后來又通過設計制做壓縮空氣流量計集液裝置,為中心每年節省30萬元的壓縮空氣費用;通過改造,延長干燥罐擴散器壽命,每年節省1.9萬元的備件費用。不僅如此,他還通過在儲氣罐、干燥罐底部加裝自動排水裝置降低人員勞動強度,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通過供氣工藝微調,實現供氣壓力不足時確保管網壓力穩定等問題。自從他當上了空壓放散班班長后奇思妙想就不斷,時不時就會冒出一個個小技改,同事們便送他一個“降本達人”的昵稱。
拼卻老紅一萬點,換將新綠百千重。
備件庫屬專業庫房,管理人員不僅需要有極強的工作責任心,同時還要對車間設備設施非常熟悉,懂得煤氣回收利用技術,這樣的人非張海濤莫屬。
于是,海濤經過競聘與層層選拔,成為了車間管理人員。他還了解到,庫房的管理直接關系到車間生產成本控制,于是,海濤毫不猶豫的接過了備件庫鑰匙開始兼職管理庫房。憑借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和煤氣設備知識,他不急不躁從“細”處著手,嚴格把關物資、材料出入庫數量,根據物資種類、使用班組分別建立出庫、入庫、外委、報廢等7類臺賬,劃分了物資放置區域,規劃設計了物資標識、標語,規范了物資擺放要求,很快實現了庫房的現場管理有條不紊。他還將可以再利用的廢舊導輪、閥門、葉輪等挑出來,通過打磨、潤滑、更換軸承、重新組裝等手段進行修復,使之重新走上工作崗位。據悉,僅去年,他就成功修復各類廢舊物資20余件,直接創效6萬元。
十幾年的煤氣生涯,張海濤早已將他的生命與與公司煤氣回收利用工作緊緊聯系在一起。未來,他還將繼續立足崗位,樹立過“緊日子”“苦日子”的思想,創新實踐,用心、用智慧為公司煤氣創效再創佳績,再建新功。(動力能源中心 宋晨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