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文博,人如其名更勝其名。
文質彬彬的外表下隱藏的是他對鋼鐵事業的滿腔熱血和那“敢想、敢干、敢拼、敢突破”的頑強斗志。
從一名普通爐前工到現如今的生產組織管理者,一路走來,喬文博收獲著、成長著、蛻變著。16年的時光沉淀出他干練沉穩的性格,更讓他把青春歲月揮灑在火紅的爐臺,與璀璨的鋼花的同融合、共綻放,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個黨員的錚錚誓言。
機遇源自他不服輸、不畏難
2003年,年僅20歲的喬文博進入龍鋼公司。憑著蓬勃的青春及一腔熱血,憑著凡事不肯服輸的性格,他從爐前工、搖爐工一路成長為爐長、工段主任。如果說機遇是命中注定,倒不如說改變命運的是自身不肯服輸的性格與頑強的奮博。
2011年,喬文博被從龍鋼抽調到漢鋼轉爐系統參與項目建設和設備安裝調試工作。盡管那時他已是老煉鋼人,但由于漢鋼120T轉爐采用的工藝與在龍鋼的相差很大,給筑爐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這樣的工程同類型轉爐全國砌筑時間最短的是7天,他能行嗎?”對于別人的質疑,喬文博硬是憑著他那股不服輸的倔勁,連著一個星期堅守現場,和大家一起不間斷的在爐內砌筑,經過共同努力,創下了4天12小時砌成一座120T轉爐的成績。
2019年6月,身經百戰的喬文博被委以重任負責煉鋼生產組織工作,這無疑是一個新的起點,新的挑戰,但他從未退縮,帶著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一如既往向前沖。他緊緊圍繞“以生產為主線,以調度為核心”的生產組織模式,不斷創新管理思路。通過“提高日冶煉爐數”“提升連鑄拉速”“降低連鑄溢漏率”“保證混鐵爐100%的入爐率”等攻關項目調整內部生產激勵機制。為滿足煉鋼生產數字化、智能化不斷轉型升級需求,他緊盯調度人員業務素質提升,立足“實際、實效、實用”的原則,邀請專業人員對調度系統進行新設備、新工藝、新科技進行培訓。通過多年經驗,他還撰寫了《煉鋼廠生產組織模式優化與實踐》《煉鋼廠120噸轉爐高拉碳生產實踐》論文。在他的教導下生產技術有5人獲得助理工程師職稱,為煉鋼廠生產儲備后備人才
重任磨練他不退縮勇擔責
2020年8月,煉鋼廠內部組織機構整合,成立生產技術室,喬文博再次擔起了生產、工藝的重任。在公司提出“一罐到底”的生產組織模式后,面對生產組織節奏加快,連接緊密,效率提升,鐵—鋼生產銜接壓力,他沒有退縮和放棄,而是冷靜思索,謀求解決的有效辦法。他通過對煉鋼生產流程的詳細梳理他對內部生產組織做出調整,編寫了《一罐制運行生產組織方案》,提出根據鐵水重罐數量靈活性的決定連鑄機的堵開流,依據后續鐵水銜接情況,組織1#、2#連鑄中包換包實行錯時換包。同時,為了充分發揮“一罐到底”模式的鐵水溫度優勢,加大正效益廢鋼配加量。根據“一罐到底”攻關效益測算,他帶領人員按廢鋼的邊際效益,結合轉爐操作實際情況優化廢鋼配比運行成效顯著,較前期鐵水溫度提高約30℃,每斗增加廢鋼裝入量2 -3t,鐵水單耗降低11kg/t。
難題當前他當先鋒做表率
沉下身子、深入現場是喬文博的一貫作風,在現場分析問題、在現場解決問題是他的座右銘。只要生產現場有問題,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解決問題。2021年,H08A電弧焊用焊條鋼開發試生產過程中,他更是全程在現場看質量,盯進度,甚至有時忙起來三天三夜都在現場。員工經常開玩笑說:“喬主任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也正是因為他這樣廢寢忘食、無私奉獻,煉鋼廠自主研發H08A電弧焊用焊條鋼開發成功,質量反饋良好,填充了漢鋼公司在超低碳鋼連續生產領域的空白。原本想著順利生產終于可以喘口氣了,可是他就像是不知疲倦的陀螺,又連軸轉的帶領技術員在臺下查看鑄坯質量,與連鑄車間的不斷溝通交流,提出優化二冷誒水系數的建議。在他的帶領下,煉鋼技術團隊陸續成功研發了40Cr合金調質鋼、HRB400ERE稀土耐蝕鋼,為企業在品規方面增加了新的規格。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他的工作成績,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高度認可。在2022年“七一”表彰會上,喬文博榮獲漢鋼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成績的取得,讓他深知,在工作中,還需更加努力,更加勤奮,只為不負青春不負夢,一腔熱血寫擔當。(煉鋼廠 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