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漢鋼公司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各相關單位先后前往安徽馬鞍山鋼鐵、山西太原鋼鐵、江西九江鋼鐵和新余鋼鐵開展多次對標學習活動。通過認真對比學習,感觸很深。標桿企業一般都有自己的信息化系統運維隊伍,少則一二十人,多則成百上千人。不同企業的人員配備數量、組織體系,形成了不同的運維能力,對于核心運維活動,參與度均很高或直接自身承擔運維工作。以下為思考體會:
(一)加強對廣大員工的培訓,實現授人以漁的自主管理
若要信息化系統運行用的好,使用者必須要對信息化系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各個崗位工種面臨辭職、調換、晉級的因素,除了需要部門內部做好工作交接、傳幫帶以外,作為信息化運維管理單位要做好公司各崗位信息化系統培訓工作,并制作盡可能詳盡的操作手冊,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技能,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減輕全系統運維負擔。而且,要統籌考慮向上兼容集團要求,為今后從集團層面融合信息化體系建設奠定基礎。
(二)鼓勵創新豐富獎勵政策,整合內部資源激發干事熱情
今年以來,公司陸續提出新的業務需求和使用功能,如在1月份提出軋鋼制造費用按工時進行分攤,6月份提出副產品銷售,這些都需要通過企業內部運維人員的努力開發,在ERP系統實現目標結果。近期公司又提出了加強工程物資領用、工程項目核算等方面的業務需求,需要進一步詳細梳理完善相關業務流程、系統配置和相關報表開發。盡管公司信息化系統部分板塊已有外部運維力量參與,但也只是保障現有業務不變、不調整全系統的情況下實現穩定運行。若是面臨新的生產經營業務信息化需求,通常要再新訂目標、不斷招標,等走完立項、招標、調研、簽約、上馬和校改等全套流程后,易導致整體周期較長、費用還高。
建議公司通過整合協調內部資源、采用內部創新方法,解決新業務需求后,可適當予以獎勵,能極大的助推提升內部人員能力水平、激發干事熱情,同時也能給公司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三)強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夯實基礎保障發展
近期公司啟動與集團ERP系統集成工作,工作目標不是開發新的接口程序,而是對原接口程序進行調整。若企業擁有一支自己的隊伍,不用再與外部供應商簽訂合同,這項工作自己就能干,同時也能保證按時完成工期。但由于不具備條件,目前只能依靠外部力量開展工作。沒有自身的專業化隊伍推進實施信息化工作猶如空中樓閣,擁有自己的隊伍才能實現根基穩固、長遠發展。
隨著漢鋼公司“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簡稱“兩化融合”)各項工作的深入推進,企業生產經營管控與信息化技術運用日趨緊密,對企業生產經營有核心支撐作用的信息化系統,如ERP/MES/EMS,動輒都是千萬元級的大型系統項目,企業急需配備一支能支撐起信息化全系統運行的專業人才隊伍,或臨時找相應的外部力量予以承接。倘若企業將后續運維工作,完全放手交給外委公司完成,在今后推進“兩化融合”進程中將會面臨,缺少統籌規劃謀篇布局的意識、缺乏自我創新持續發展的動力、缺少能助推企業發展的員工,并無法對外委公司進行有效管控的負面情況。不能及時了解全系統運行現狀、更不利于公司信息化整體的未來發展。公司應重視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儲備和引進力度,并使各級信息化管理人員對企業推行“兩化融合”發展能有較深刻的認識、能具備一定專業技術基礎,即便將一些項目進行外委運維,也能有效實現對外委公司進行管理,避免受制于人,實現企業良性發展。
(四)學習先進企業經驗成果,引入新供應商活化外部環境
個人有幸參觀學習過太鋼公司、馬鋼公司等行業內優秀鋼鐵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和日常管理工作,建議可將太鋼公司作為信息化建設的標桿單位,太鋼方面采與漢鋼公司相同的ERP系統,且在行業內有較高的聲譽,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可向太鋼公司全方位學習。當前制造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已處于追趕超越白熱化競爭階段,通過信息化手段積極提升企業盈利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已是廣泛共識。
建議多邀請在業界口碑好、服務質量高的新供應商參與到漢鋼公司信息化建設工作。不斷擴大信息化服務企業參與范圍,優化完善良好的供應服務氛圍,穩步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促使漢鋼公司“兩化融合”高速發展。(企業管理部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