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別想念養母,想起我小時候。
那個時候大家都不富裕,伙伴們的吃穿用都可以用貧窮和匱乏兩個詞語來形容,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們也不例外,但家里有個特別能干的養母卻讓我們的成長著實又自豪又驕傲。養母的廚藝是我們村里面數一數二的,同樣的食材在我養母的手里轉一遍就會變化出不同尋常的味道和美食,馇酥、湯面油餅子、酸湯面都是養母的招牌菜,左鄰右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養母的針線活更是一絕,加花邊的衣服、心形的口袋、幾何圖案的針織毛衣以及繡花的千層底布鞋以及五顏六色拼接的花書包,屬于養母的裁剪創意,隔三差五的在我的身上展現,當然我也成了她的御用的模特,不知不覺間我竟然變成了學校里同學羨慕的對象,以至于經常有人來我們家請教養母做新衣、毛衣的各種織法、改舊衣,鉸鞋樣。
當時我們都比較瘦小,她總是在給表姐扯得布料的寬度中做手腳,硬生生的從中間擠出兩條褲腿給我做新褲子,長度不夠時就做個翻邊的,寬度不夠就從熟悉的裁縫店熟人那里要一點碎花布料做成拼接,再做個假腰身弄個背帶褲;布鞋也是,做衣服剩下來的下腳料就給我做成斷面的,加邊縫合,有時候還會給鞋面上秀個別致的小花,顯得既別致又秀氣。
養母的能干和用心讓我的童年生活在同伴中生出許多優越感,我們從來沒有因為經濟拮據而感到貧窮,相反感到更多的是幸福和富足,還有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現在回想起來滿滿的感動。養母沒有讀過書,識字不多,從來都沒有什么大道理,她的是非觀也很簡單,要求我們要好好學習,干事情要勤奮認真,過日子要勤儉節約,待人要和善可親、她其實很忙,基本上沒有時間給我們講這些事情,通常都是干得多,講的少,用實際行動影響著我們兄弟姐們幾個 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十多年了,這些道理就像因子一樣,帶著我們成長的記憶,已深深融入我們的骨血。我們認真工作,誠懇待人,勤儉持家,用自己的真心回報社會、回饋他人。因為我們知道,只有這樣,人生才會不虛無、不辜負,這樣才是對養母養育之恩最好的報答!
我感謝上蒼賜予我這樣一位“超人”養母,更感恩養母給我的一切!(計量檢驗中心 王嬌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