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從一名清渣工一步步成長為煉鋼工,從初級工歷練成長為煉鋼高級技師,陳磊扎根煉鋼一線17年,用時光踐行黨員初心,用實干鋪就奮斗青春路。
他18歲就成為了一名煉鋼工,面對轉爐爐前的高溫環境和工作狀況,他想過放棄,但在家人和師父們的開導和鼓勵下,他鼓足干勁、善思善學,不到一年時間就進入合金工崗位,成為最年輕的關鍵崗位人員。他說:“技能是安身立命之本,要時刻保持技能危機意識。”走進他的班組,經常會看見他加班加點總結當班的生產及降本增效指標完成情況,對異常爐次的分析、探討已成為他的一種習慣。身上裝著的筆記本,密密麻麻記錄著各類安全生產注意事項、指標控制分析、降本增效完成情況及設備點巡檢狀況等信息,這些別人眼中認為很普通的習慣,他一堅持就是17年。在17年的學習提高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操作風格,不僅在指標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更是得到了同事們的肯定。近年來撰寫了《轉爐預防C、Si、Mn、P、S元素廢品控制措施》《120噸轉爐留渣操作工藝與實踐》《120噸轉爐少渣冶煉工藝與實踐》等多篇論文。
降低鋼鐵料消耗,是煉鋼廠降本增效的重要指標,為此他通過對少渣冶煉技術的學習和研究,并與車間技術人員現場實踐分析,總結出了一套120噸轉爐少渣冶煉工藝與實踐操作法并率先推行,大幅度降低了熔劑消耗和廢渣排放量,減輕了人員勞動強度,提高金屬收得率,年度創效約6839.6萬元。針對鐵水硅和溫度變化大易造成轉爐噴濺問題,他從濺渣操作就開始了解下一爐鐵水成分和溫度情況,并結合廢鋼變化及時調整第一批渣料的加入種類和加入量,保證整個冶煉過程均勻升溫化好渣,堅持每班班前對爐況的觀察和槍頭侵蝕情況的確認,準確控制槍位,有效杜絕了轉爐大噴現象。
“李工李工,塔樓24米氮氣管道發現有輕微漏氣,盡快來處理。”看到設備跑冒滴漏問題,他會及時聯系維修,看到現場有廢鋼邊角料,他會第一時間回收到廢鋼斗內,發現水龍頭未關,他會及時關閉。
“我的師傅非常認真負責,他經常在休息的間隙給我講授安全操作技能和轉爐冶煉要點,在冶煉關鍵時刻他也會邊煉邊講,一有條件他也會讓我上手演練。”提起師傅陳磊,徒弟們總是贊不絕口。為了保證冶煉人才無斷層,他主動向車間要徒弟、攬任務,與新進大學生簽訂師帶徒協議,抽出時間制定詳細的安全培訓計劃和設備工藝培訓內容,通過理論+現場實操快速提高每位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崗位操作技能。
“我最喜歡師傅的業務技能培訓課程,加料模式和槍位控制那堂課我記憶猶新,簡簡單單的細管、安全帽都可以成為他活靈活現的教具,通俗質樸的語言讓‘門外漢’也聽得津津有味。”近兩年,他已精心培養出煉鋼工3名、搖爐工5名,為公司人才隊伍建設作了積極貢獻。
鋼水冶煉要面對上百度的高溫,一年四季都要穿著厚重的阻燃服,衣服常常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但他毫無怨言,不斷用青春和汗水澆灌著鋼鐵之花。2021年在一次正常生產過程中,隔煙室密封被炸開,急需人工進行封堵,面對轉爐上方近百度的高溫,他毫不猶豫,強忍著熱浪帶頭鉆入隔煙室,用20分鐘時間快速完成耐火泥封堵、塞實、磨平等操作,杜絕了環保事故的發生。
平時他愛好廣泛、敢于突破,積極參加各類演講比賽、班組管理創新實踐、綜合素質培訓等,并榮獲“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時代”演講大賽“一等獎”、班組管理創新實踐成果“二等獎”、陜煤班組長綜合素質培訓“優秀學員”,以實際行動展現企業精神風貌,傳播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煉鋼廠 李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