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鐵廠1#高爐看水班組,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倡導職工善于立足崗位、堅持問題導向,集思廣益、從點滴入手,扎實開展各項舉措使得班組在安全、環保、節能、降本方面取得成效。
管道安裝“凈水器”。高爐爐身、爐底回水槽下水口處,濾網和槽底期初設計在一個平面,使得雜物不能沉淀順水流入堵塞下水管道影響正常生產,流入泵房水池也會污染水質,造成泵房定期清理水池,費時費力??此嘟M職工針對這一問題進行集思廣益,開門問策,決定在環水槽下水口處,加焊直徑略大于下水口直徑的管道40—50mm并在上端加濾網,便于雜物沉淀,讓槽內水自然上溢而排出,通過定期清理雜物,一舉解決了下水管堵塞現象,同時減小水質污染,更加有力的保障了高爐水系統的穩定運行。
布袋改造“再上崗”。煤粉具有下部調劑、節約焦炭消耗降低生鐵成本等重要作用。在高爐噴吹煤粉時由于煤粉濕度影響,會造成煤槍堵塞無法進行正常噴煤,這時就要拔出煤槍進行高壓反吹清理疏通。就如何能進行高爐排煤時煤粉的有效回收,減少煤粉浪費,一直是看水班組職工思考的問題,通過向相關人員探討研究,學習總結經驗,得出了利用煤氣區域廢舊除塵布袋特有的過濾透氣性收集粉塵,選取合適的布袋進行裁剪適宜長度,將布袋兩端一頭與金屬軟管進行連接、一頭緊收防止泄漏,在進行煤槍反吹清堵時,只需將有金屬軟管的一頭與煤槍有效連接,就可直接將噴出的煤粉進行布袋回收,一舉解決了以往煤粉回收難、現場治理難、職工操作難等幾大難題,且讓廢舊布袋也得到了再次利用,可謂是一舉多得。在煤粉經過有效回收后,可以為高爐節約燃料,也可節省生產成本費用。
電葫蘆加裝“安全帶”。風口平臺電葫蘆在檢修過程中需要擔負起拆卸直管、風口小套等轉運工作。由于電葫蘆在起初設計行走軌道的限制,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吊運軌跡短、吊運覆蓋面積小等缺陷,難免會出現歪拉斜吊等現象。如何能保障電葫蘆在使用過程中安全運行,防止掉落風險,從而保障職工在使用過程中安全可靠一直是高爐相關人員密切關注的問題。針對此項問題,看水班組職工經過現場查看、上網查詢、反復觀察,結合維保隊伍討論建議并聽取相關意見,努力在最小成本的前提下,從根本上杜絕問題發生。方案商討確定后,將原有電葫蘆軌道行走裝置進行加裝改造,利用現場日常鋼材下角料,制作支架加裝U型掛鉤,一邊連接電葫蘆行走軌道上,一邊焊接在電葫蘆上,此方法的實施,使得電葫蘆猶如加裝了一條“安全帶”,防止了電葫蘆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掉落風險,從而有效了保障了設備安全運行,增加了職工在作業時的安全保障,為高爐安全生產規又增添了一份保障。
小備件發揮“大作用”。看水班組根據工藝生產特點以及現場設備實際情況,以修舊利廢為切入點,按照例行節約、效益優先的原則,堅持能用舊、不領新,能維修、不舍棄,從小處著手,充分挖掘利用廢舊備件的價值,從點滴做起,在修舊利廢工作中不斷探索。在班組日常備件使用管理中,煤槍不能使用了,就把上面的閥門拆下來,用在其它水、氣管道上,風口插板、鍥板出現端頭毛刺、變形等導致無法使用的,就拆下來利用班中空余時間找來角磨機一個個地將其打磨光滑,噴煤槍頭磨損后無法使用的就把長度適宜的槍頭挑選出來,經過打磨還原如初再重新上崗利用。在班組這種見縫插針、點滴節約的行動中,年可為公司節約備件成本上萬元。(煉鐵廠 張小帥 章森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