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百日安全”活動開展以來,煉鐵廠嚴格管理,高效率落實風險防控,以降低消除現場“隱患、風險”為目標,從人員培訓、應急預案、風險管控、爭先創優,進行多點發力,筑牢安全生產堤壩,奏響安全管理“主旋律”。
事前管理,讓安全培訓成為常態
“值班工長,白班下班把人留一下,咱們利用5分鐘時間,對今天現場發現的安全隱患進行一個快速總結培訓”。安全員幾乎每天都在重復著同樣的話。“百日安全”活動中,運行車間以日常安全培訓為基點,不斷創新培訓工作新方法,9月份以來通過更改培訓模式,將定期培訓轉換為機會性培訓,遇見問題第一時間進行培訓總結,更能加深印象,新模式次數多,時間短,易消化,讓職工更快對安全知識進行吸收,同時在崗位進行“每日一答”、“班前一口清”等抽考活動,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對癥下藥”,進一步激發職工的學習積極性,將培訓工作常態化,避免事后培訓得不償失。
應急預案,讓安全問題有章可循
“周坤,如果除塵器氣壓突然減小怎么辦?”
“關閉儲氣罐總閥,頂部噴吹氣路關閉,提升閥進行鎖死。”
遇到安全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了不知道怎么處理,為此2020年至今運行車間先后更新《除塵器斷氣應急預案》《水泵房斷電應急預案》《風機房風壓波動應急預案》等崗位應急預案30余個,利用周安全例會進行學習,目的是讓職工在出現緊急情況下,有章可循,可在第一時間進行自主處理,將損失降到最低,將安全系數保障最大化。
風險管控,讓安全管理形成閉環
“劉主任,我這查找了一個隱患,已上傳風險管控軟件”。運行車間風險管控群內不停的在響著。
自風險管控軟件運用到基層后,車間高度重視,建立風險管控群,要求工班長每月找至少6起隱患并整改上傳,職工每月至少找3起隱患并整改上傳,最終由車間進行驗證處理,按照“誰檢查、誰處理、車間驗證”的閉環原則,及時有效消除隱患風險,并將安全記錄一一匯總,使安全管理形成閉環模式,為安全生夯實基礎。
爭先創優,讓安全風氣節節攀升
“快來看,這月安全先進又是楊超,獎勵了200元,下月我一定要當上先進”。公示欄外一臉不服氣的吳海說到。
安全不是安全員一個人的事,一個人也管不了一個車間的安全工作,車間內部為使人人參與安全,人人都當安全員,每月利用小部分績效工資作為獎勵,鼓勵大家參與其中,對當月表現最好的職工進行獎勵,使大家熱情為安全出謀劃策,據悉自9月份執行以來,當月安全隱患排查達80余起,環比上月40余起有大幅度增加,通過績效獎勵讓大家爭先創優,車間內部安全風氣節節攀升。(煉鐵廠 鄧鐵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