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生光明的引路人
(寫給堅守滇西山區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華坪女子高中,幫助1800多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的張桂梅同志)
給孩子一個心靈的家園
給孩子以知識的滋養
不被任何艱難困苦打倒
用學習預見一個光明的未來
挺起教育的責任
張媽媽做到了
貧困輟學的孩子笑了
一路走來
張桂梅用四十余載的堅守
堅持用三尺講臺言傳身教 樹人鑄魂
不僅改變了山村女孩因貧困自暴自棄的懦弱
還用知識點亮了萬千山村女孩的人生夢想
她是如何做到的
一個體弱多病滿手貼著膏藥的女性
一個矢志不渝一心想教育扶貧的女性
一個撞了南墻不回頭多方籌資的女性
一個心甘情愿過儉樸生活也要興辦教育的女性
張媽媽深深懂得
扶貧先扶志 扶貧必扶智 的道理
(這也緣于她曾做過兒童福利院院長的一點體會)
只有教育才能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唯有教育才能鼓起學子的人生風帆
給學生以知識的滋養
教給他們“登泰山而曉天下”的眼界
教會他們用知識去戰勝貧困的本領尤為重要
為此 張桂梅甘愿做一條小溪去潤澤干涸的大地
于是她奔走相告多方爭取
決定辦一所無門檻的女子髙中
于是華坪縣這個滇西深度貧困地區
成了她辦學的首選目的地
2008年在縣政府及眾多有志之士的資助下
華坪縣女子高中終于落成典禮---張桂梅任校長
當年就招收來自華坪、寧蒗、永勝的女孩子100多人
只要初中畢業 只要愿意讀高中
只要是貧困家庭的女孩子
學校無條件接收 全免費教育
這也圓了張桂梅從教多年的一個夙愿
張桂梅用愛心和智慧
用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
用艱苦樸素的革命情懷
用紅色文化的基因傳承
以情動人讓每個學生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將心比心讓每個孩子摒棄了心里陰影
她堅守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的信念
點燃了貧困家庭脫貧的渴望
她堅持教育扶貧甘當人梯的精神
斬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
可誰又知道
為了支撐這個無門檻全免費的寄宿制學校
張媽媽付出了多少艱辛與努力
揮灑了多少心血與汗水
為了改善學生伙食她翻遍了全身所有衣兜
為了讓學生進步她夜以繼日事無巨細操持
多少次忍著病痛代課昏倒在講臺上
多少個夜晚巡查守護沒睡好一個囫圇覺
為了不讓一個孩子輟學她堅持周末家訪
(先后走訪1600多個家庭)
多少次鞋子磨破了 腳掌起泡了 她拄著拐杖走
多少次她披星戴月 忍饑挨餓
為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這十余年硬是憑著一顆赤誠之心
一步一個腳印丈量了11萬多公里的山路
她這種豁出命也要改變她人命的做法
贏得了大家的支持與信任
同時也讓鄉親們懂得了一個道理
只有教育才是斬斷貧窮代際傳遞的根本
唯有教育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的命運
才能使三代人從中受益
真正培養出一個家庭的自信
一個有責任的母親 一個不至于再輟學的孩子
真正扭轉貧窮 無知 愚昧
如今創辦12年畢業10屆的華坪女子高中
綜合排名始終保持全市第一
己有1800余名貧困女孩在這里放飛夢想
走進大學校園完成學業
走上了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
實現了人生的理想追求
這也讓大山里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用知識改變命運
用智慧創造出一遍新天地的力量
就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大會上
張桂梅又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的榮譽稱號
這對曾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先進工作者”的她來說
既是鞭策也是鼓勵
同時也告訴我們
一個人該如何堅守理想 自我超越
張桂梅用行動做出了有力地回答
她常說“只要還有一口氣 我就要站在講臺上”
張桂梅就像蠟燭一樣 燃燒了自己 照亮了別人
她用這光傳遞著大愛 散發著柔情 溫暖了世界
備注:張桂梅,1957年出生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一個滿族家庭。臨近高中畢業,母親去世,張桂梅隨支援邊疆建設的姐姐來到云南,1990年從麗江教育學院畢業后成為了一名教師, 1998年4月入黨,她扎根貧困地區40余年,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幫助18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孩圓夢大學,是為教育事業奉獻一切的“張媽媽”。她探索形成“黨建統領教學、革命傳統立校、紅色文化育人”特色教學模式,用紅色基因樹人鑄魂,她膝下無兒無女,但她把自己教學的孩子當成親生的一般悉心愛護,拖著病體忘我工作,持續12年家訪超過1600戶,行程11萬余公里。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近日又被中宣部授予 “時代楷模”的榮譽稱號,是她用愛心和智慧點亮萬千鄉村女孩的人生夢想,是值得大家尊敬和學習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