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無意間我看到了今年五四的時候,董宇輝在中國傳媒大學的演講,從求學到擇業,從高山到低谷,從迷茫到堅定,董宇輝全程高能輸出,精彩不斷,我不禁感嘆這個四十多分鐘演講,在輕松和幽默的語言氛圍中讓我受益匪淺。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因為這就是人生的常態。小時候我們總會認為人生就是一個向上的直線,經歷過生活的點點滴滴之后,逐漸發現人生就是一個心電圖,起起伏伏。董宇輝講到人生道路上,這個曲線不知道在哪一點會發生轉折,但是當這一點到來的時候,我們重重的按下這一筆,將來迎來不一樣的人生。永遠不要忘記,成長里頭的很多陣痛,痛苦是對的,焦慮也是對的,痛苦是對現實的不滿,焦慮是我們成長的太慢。
既然人生有那么多不幸運,我們為什么不能與不幸和平相處,欣然處之,在逆境中向上而生呢。因為人生本就是十分短暫的,人生在世,就是用來體驗的。如同薩姆納·雷德斯通所說的,“巨大的成功不是建立在成功之上的,而是建立在逆境、失敗、挫折,甚至是災難,以及我們應對和扭轉局面的方式之上的。” 而我也十分認同的觀點就是,我們為什么要追求進步,那就是對生活的向往,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難以遏制的同情心。
在當前的大背景之下,挑戰和逆境無處不在,且強度和頻次超出想象。逆商是工具,是修行,可以幫助我們去應對、克服生活和工作中各種挑戰和困境,是我們贏得成功的必要條件。職場中進步快的人是需要經歷逆境的,越是一帆風順的人越難以接受事業遇到起起伏伏,心態反而壞了。接受過逆境考驗的人,反而會從自己的經歷中找到信心,激發斗志,充滿勇氣去面對困難。困境才是一個人在職場最有價值的成長環境,戰勝逆境,才能加速成長。我曾記得在一次商界的論壇會上,俞敏洪說過他已經習慣了自己一無所有,縱觀俞洪敏的人生經歷,真的可謂是起起伏伏,也讓我對成功進行了重新的定義,正如《寒窯賦》的那句話“人有通天之志,飛云不能自通”。在事業的發展道路上就像是長征,面對轉折,新東方也做好了長期奮斗的準備。
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要培養自己的逆商,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工作是萬病的良藥,通過工作來磨煉自己的心性,進而體現自己的價值,認真努力專研自己的領域。專心研究自己的技術,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面對當前的大環境,存在著外因和內因的關系,但是內因是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就像春天到了,小草也是需要依靠自己強大的內動力,才能破土而生一樣。(動力能源中心 趙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