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餐桌上總能賦予我們一場美的盛宴。春食花紅柳綠好顏色,夏聽“白瓷梅子湯,碎冰碰壁當啷響”,秋聞碩果累累成熟香,冬飲熱氣騰騰暖胃湯。美食二字,“美”在前“食”在后,總是要達到心靈的愉悅,才會有食欲的滿足。所以,在吃這件事情上,總能讓我們一次次感受到喜悅和幸福。
春食色
春天桃紅柳綠,姹紫嫣紅,餐桌上亦是沒有甘拜下風。紅橙黃綠,好不熱鬧。
早春的餐桌上剛剛采摘的韭菜,鮮嫩欲滴,配上炒得金黃的雞蛋,好一出“兩只黃鸝鳴翠柳”。各種野菜也是相繼而來,香椿芽、魚腥草、薺菜,隨便一點料汁,便是將整個春天放在了桌上。待到春色漸濃,竹筍已是最鮮的時節。微黃的春筍,鮮亮的臘肉片,出鍋前再撒上一點蔥花,真真是“最是一年春好處”。
暮春時節,槐花盛開,只需輕輕一蒸,那一層奶白色夾雜著清甜,勝過了當下所有的山珍海味。春天的餐桌并不昂貴,但卻是賞心悅目,一桌的顏色被吃進肚子里,心情一定也能像春光一樣明媚起來。
夏聽響
夏天的天氣總是會給躁熱的心再添上一把火。那些喧囂與聒噪中突然出現的清涼,顯得愈發難得,令人心情愉悅。
“白瓷梅子湯,碎冰碰壁當啷響”通透的白瓷杯,殷紅的梅子湯,兩三個冰塊進去的叮當響,還未飲下,就已經消暑了一半。夏季的食欲,全靠聲響來激活。它可以是刀沒入西瓜時,西瓜崩裂的那一瞬間輕響;也可以是冰鎮過的汽水,開蓋后小氣泡爭先恐后的“滋滋”作響;亦或是入夜后微風徐徐,燒烤攤位上小海鮮們遇熱后“噗嗤”聲。都會換來一場場大快朵頤的快樂。那些聲響在撲滅了酷熱的氣焰后,也釋放出了心里的躁動,讓我們痛快地活著。
秋聞香
秋天的餐桌無需怎樣裝扮,就已經是碩果累累,瓜果飄香。
早起時一碗南瓜小米粥,還未走近,就已經聞到了南瓜的清甜混合著米的香糯,入口以后綿柔醇厚,足以撫慰空了一整晚的胃。晌午時分,放入鍋中的大閘蟹開始變紅,無需揭開鍋蓋,那鮮香早已掩蓋不住。“咔嚓”一聲掀開蟹殼,油汪汪的蟹黃,肥嘟嘟的蟹膏,都是成熟所帶來的幸福。到了夜里,橘子的酸甜,桂花糕的清香,糖炒栗子特有的焦糖味都會惹人再去吃上一頓。
那些樸實的香甜是屬于秋天獨有的韻味。秋天的香雖然看不見,但卻能準確的讓人得到滿足。
冬飲暖
若說其他三個季節的餐桌上都是以盤子作為容器的話,那冬天必然會有一口鍋或者一個盆,一直冒著熱氣。
冬天的寒冷注定了會多一些溫暖的食物,記得一到冬天,奶奶就會煲各種各樣的湯,然后自己做好鍋盔等著我們。不論何時回去,端在手中的湯永遠都是熱熱乎乎的,又暖手又暖胃。有了這一份暖,似乎就有了扛過風雪的勇氣。
四季很美,三餐也很美,暗淡時有春天的五顏六色,沉悶時有夏天清脆的聲響,只要我們努力就能爭取秋天的收獲,但是不論多難,家里一直會給你溫暖。一日三餐,一年四季,我們只要用心經營,一定會收獲屬于自己的美好。(計量檢驗中心 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