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歲末,封控了三年的疫情放開后,病毒像脫韁的野馬,迅速蔓延,沖擊著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怎樣防范,都幾乎不可能避免,無數人因此中槍,但大多數人都挺過了那段難熬的日子,人們逐漸康復,城鄉的煙火氣息伴隨著春節的來臨也越發濃郁,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料峭寒風終遠去,俏麗春光灑大地。光陰的步子真是緊,新年假期很快便結束了,這個獨屬于中國人的開工時間,正是一年最有希望的日子。
褪去厚重的棉衣,彷佛經歷了一次重生,從笨重的“保護殼”中脫身,化為更加輕便的裝束,少年更是鮮衣怒馬的模樣。從“避風港”歸來,身體的齒輪緩緩轉動,續攢了一個長假的能量爆發,面對工作和學習,又彷佛有了用不完的力量。開工,不僅僅是工作的開始,更是一次又一次身體和意志的覺醒!
街上行人散落,車也零落,但一切都有了方向,彷佛接收到了解除冬眠的信號,一步步回到工作軌跡。如果春運是歸家的路線,那么復工就是召集的號角,人們隱匿于巢,又從五湖四海歸來,將沉睡的工業喚醒,或許因為我們本來就流淌著無盡的熱情,得到片刻喘息,只要一陣風便又似燎原星火片刻成勢。這是個人價值的體現,也是前輩留在血脈里教給我們的工作意志。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就是播下一年最美的憧憬。俗話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雖然平凡渺小,但還是在緩慢地螺旋上升,我一直堅信,只要心不被蒙蔽,就能感受生活的每一滴快樂和幸福。于是,背上行囊,踏上分別的腳步,懷著遠行的信念,帶上這一份屬于“打工人的浪漫”,便朝理想走去。沒有太多的情話訴說,收起的新衣小心保存,腳上的鞋又沾上了新泥,但是城市的建設在發展,遠處的牽掛有笑容。
中國的發展從畜牧到農耕再到工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有下種,才會有希望。等到七月流火,瓜熟蒂落,必然會收獲帶有泥土芳香的喜悅和甜美。所以我們不能為自己的懶散和懈怠找任何理由,在成長的道路上,哪里有坐享其成、不勞而獲的道理呢?
詩中有云:“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每個春天的到來,不僅是四季的開始、萬物的蘇醒,更是新一輪希望與進步。展望新的一年,我們攜手與春同行,與希望同行,全力以赴,一路開出鮮艷明媚的希望之花。(燒結廠 馬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