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喜悅還未消散,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如期而至。按中國民間傳統,在這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可謂其樂融融。
元宵節,城市里的所有高樓大廈掛起彩燈,廣場也掛起了木偶燈。這個節日里,無論是樹上、地上、門前,還是樓頂上,都是五彩繽紛、絢爛奪目;就連小轎車和玻璃上也不肯放過,各式各樣的裝飾品把車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像一個個俊俏的姑娘。放眼望去,各式各樣的花燈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有栩栩如生的龍燈,像天上的王者盤旋在空中;有昂首挺胸的金雞燈,像士兵一樣眺望著遠方;還有展翅飛翔的蝴蝶……目不暇接。
夜幕降臨,大街小巷更是熱鬧非凡,舉目望去,夜空中的煙花如流星般四散,“咚——”“咚——”,各式煙花震耳欲聾。禮花的形態更是好看:有的像熊熊烈火燃燒在空中,有的像朵朵百合花綻放在空中,還有的像只只蝴蝶漫天飛舞……他們襯著漆黑的夜幕,艷麗奪目。
“過元宵嘍!”只見孩子們提著彩燈,紅彤彤的臉龐露出幸福的笑容。路兩旁,一棵棵大樹也穿上了新衣服,每當人們走過,大樹上彩燈就像一個個眼睛一閃一閃地盯著你看,他們“牽著”一條條紅線,掛著一個個小燈籠,看著人們笑紅了臉。
元宵節怎么能少得了猜燈謎?放眼望去,廣場上掛起了一條條火紅的燈謎,一旁琳瑯滿目禮品吸引著大小朋友們在此駐足,大家都紛紛猜了起來,“哎呀,這個怎么這么難猜呀!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大家一邊笑著,一邊懊惱地埋怨自己。
記得兒時,到了元宵節,我還會跟著母親一起包湯圓,先加糯米粉調制成皮,然后取一塊皮在手掌中搓成圓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個窩,把準備好的芝麻餡放進去,把它揉成團狀,這樣一個湯圓就完成了。母親將包好的湯圓放進鍋里面煮,一顆顆雪白的湯圓浮在水面,就像一粒粒碩大的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等母親把湯圓盛了出來,咬一口甜糯糯的,太美味了。
年年歲歲鬧元宵,歲歲年年慶團圓。元宵節是團圓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是花好月兒圓的象征,更是對未來新生活美好的象征。(設備管理中心 楊伊菲)